简介:摘 要:本文选取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王佐良和水天同的汉译本为例,运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个译本在意美、音美、形美等方面的表现,探讨三美论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及其对散文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王佐良的译本在保持原作哲理深邃、措辞精准和语言流畅方面表现出色,其采用的文言文风格更贴近原作的古典雅致。体现出许渊冲先生“三美”论在散文翻译实践中具有强大的适用性,对散文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该研究能够启发更多译者运用三美论进一步探索中外思想文化精华,进一步丰富中国读者的文学阅读体验。
简介:摘 要 在祖国西北边疆的祁连山北部,在富饶美丽的肃南草原,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裕固族。裕固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从事畜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裕固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文字已经失传,民间文学成了裕固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裕固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更是个性鲜明,丰富多彩,这些女性身上不仅展现了裕固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更充分的体现了裕固族独特的民族心理,成为研究裕固族文化重要的方面。
简介:摘要:中国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源自于近代西方,在包蕴西方人文主义的同时,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五四以后,浪漫主义在激昂的社会氛围中扎根,在人文精神的滋润中发芽,贯穿于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简介:摘要:抗战期间木刻版画再次活跃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舞台,拥有地理、文化、经济等诸多优势的桂林成为了许多版画家的首选。由于政治的稳定,气候的适宜,许多版画家从全国各地集聚桂林,创作了繁多的抗战木刻作品,然后以通俗的创作形式来歌颂我军的英勇和敌军的阴谋,激发了许多民众参与到救亡图存的抗战中,因此在抗战期间桂林被称为了“抗战文化城”,在那里开创了属于木刻版画的新篇章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