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英国1.于无声处听惊雷——《派对之前》3月21日一5月11日于伦敦艾尔美达剧院上演的《派对之前》是罗德尼·阿克兰以萨默赛特·毛姆的一则短篇小说为素材创作的剧作。该剧集中表现了斯金纳家的故事。可怕的战争结束后,这个家庭和千百万其他家庭一样,挣扎着治愈烽火带来的创伤,努力重归正轨。他们举办的派对正是为了庆祝平安熬过战乱年岁,
简介:郭沫若生平究竟写作了多少剧作,迄今无定论。本文疏理出郭氏创作、整理、编译剧作共21种。郭沫若剧作与中国戏剧文脉之关系还有待深入挖掘研究。
简介:中西方戏剧的产生虽然都与祭祀相关,但由于形成的基础不同,艺术旨向、审美趣味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晶格,各有所重,各具特色,具体求说就是一个注重写意,一个注重写实,本文着重从时空、表演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描述二者的区别。
简介:自佛教传入中土后,其音乐中的梵呗、唱导等形式即对中土固有的说唱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说唱艺术对佛教梵音的吸收和融汇,这种新变的音乐形式为中国古代戏剧提供了一种更符合其自身的音乐范式。
简介:戏剧要在两三个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鲜明主题,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使戏剧冲突紧凑、尖锐、紧张、激烈.所以,把握了戏剧冲突,就牵住了全剧的"牛鼻子",就能揭示戏剧主题.那么,如何把握戏剧冲突、揭示戏剧主题呢?
简介:2013北京青年戏剧节(第六届),于9月3日至9月29日在北京举办。在此期间,北京的12个剧场和艺术空间,上演了41个剧目和朗诵了18部剧本。其中,国内演出剧目29个,国外演出剧目12个;朗读国内原创新作剧本朗读14部、国外大师剧作4部。北京青年戏剧节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经成为目前亚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高品质国际化戏剧盛会之一。
简介:穆旦1940年代的许多诗篇充满相互矛盾、冲突的情感、经验,这些"戏剧性"诗思是成就了穆旦作为中国杰出现代主义诗人的"丰富性",是诗人综合现实、自我、存在等多个层面的矛盾体验的结果,也是他对"尖锐"、"刺人"等审美效应的自觉追求使然。在他"反讽"的戏剧性表现方式中,有反话正说,有悖论修辞,也有结构性的异质并置情境图示。
简介:大众剧是德语国家古老而传统的民间戏剧,它流行于18世纪初至20世纪的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突出的特点是内容的平民化、语言的大众化以及表演的娱乐化。维也纳大众剧在19世纪上半叶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辉煌,在德语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维也纳大众剧的起源、兴盛和消亡的历史发展,向广大中国读者展示了德语国家戏剧的一种类型.
简介:玛丽·贝赛米瑞斯(MaryBesemeres)发现,在赛义德(EdwardSaid)和艾希曼(AndreAciman)对其移民生活的描述中,总是强调原文化与原语言在另一种文化和语言框架下产生的意义,她形容这是一种“翻译文化自我”的行为。
简介:《龙沙剑传奇》为清代程焕所作的一部神仙道化题材戏剧,它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以道教历史人物为创作依据,仙、人、怪三者的矛盾冲突以及宗教意识下的世俗化书写等三个方面。通过细致梳理,可以发现,作者在创作中广泛汲取借鉴了前代典籍中的相关材料,对不同身份的角色安排构成了戏剧的矛盾斗争,在叙述描写中,虽然未脱道教意识的支配,却流露出比较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特征,这些均体现了其所取得的多方面文学价值成就,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简介: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后方的戏剧运动进入了辉煌阶段,并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种成就的取得既是大后方文艺工作者奋力拼搏的结果,也跟大后方与延安的戏剧交流密不可分。延安对大后方的影响,就其表现形态而言,主要是政策的指导和精神的感召。从国统区来讲,主要是指以中共南方局及其机关报纸《新华日报》为阵地展开的相关活动;从延安来讲,主要是指以延安党中央的文化战略部署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的政策传达。
简介:对话理论是巴赫金语言哲学的理论支柱,对话性是其超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巴赫金对话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对此人们已有大量论述。然而,关于维尔比的表意学与巴赫金的超语言学之间有何关联,学界鲜有讨论。
简介:1929年成立的上海艺术剧社(亦简称“艺术剧社”),是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戏剧团体。按照当事人之一夏衍的看法,“假如艺术剧社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还值得一提的话,那么它的意义只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并且首先提出了‘普罗列塔利亚戏剧’这一个口号”。④戏剧史作者往往引述相关原文来证明夏衍此言不虚,或者以此作为判断艺术剧社历史地位的依据。但进一步的勘察还比较少见。
简介:今年,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分东西赛区先后在杭州和成都举行。四十余名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及中直院团的戏剧演员参加了角逐,共演出了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河北梆子、川剧、秦腔、蒲剧、锡剧、粤剧、楚剧、黄梅戏、吕剧、滇剧、藏剧、平调落子、瓯剧、话剧、歌剧等四十余台剧目,演绎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精神的享受。
简介: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全国各省区市剧协、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协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系列活动”8月31日在京拉开帷幕。“梅花赞——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专场汇报演出”31日晚在北展剧场举行。此次演出坚持了节简办会的原则,坚持公益演出。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说:“一桌二椅是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节俭是中国剧协的一贯作风。”
国外戏剧活动资讯
郭沫若戏剧研究再思考
中西戏剧不同的文化品格
从佛教梵音到戏剧之声
戏剧冲突与主题巧把握
2013北京青年戏剧节举办
穆旦诗中的“戏剧性”
维也纳大众剧——德语国家民间戏剧的巅峰
一九九○年代的小说与戏剧:漂泊中的写作
卜魁戏剧《龙沙剑传奇》的道教文化意蕴
抗战时期延安对大后方戏剧的影响
在表意中理解对话,在对话中解读戏剧(编者按)
上海艺术剧社“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口号再思考
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评奖揭晓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特邀进京演出剧目选登
梅花香飘30年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