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不幸病逝。2016年6月6日,铁凝主席在中国作协召开的“陈忠实创作道路研讨会”上讲话:“一颗为文学跃动了74年的心脏在黄土高原上安息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想起老陈,我们就如同想起黄土高原上一颗挺拔的老白杨树,立在那里,饱经风霜,是那么的刚毅、忠厚、热情、苍劲。……陈忠实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哺育他的三秦大地,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见《作家通讯》2016年第6期)在我长达半个世纪的编辑生涯中,有幸遇到陈忠实,成为《初夏》的责任编辑,也是《白鹿原》的组稿人、终审人和责任编辑之一。现在发表他给我的信件,希望对当代文学的读者和研究者有参考价值。原信照录,错字改正以()标示。
简介: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更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固本之道,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和重要论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建设关乎国运兴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从更深层次去讲,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根源所在,还是对于中华文化所蕴含、发展、架构、融通的包括“以人为本”的精神价值理念、理性价值与现实实践相契合的社会道德规范、辩证科学地看待世界并由此产生的思想和实践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价值体系的充分自信。这种优秀伦理价值体系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气神”,对于这种“精气神”的足够自信,其意义不只是在于对国民性格个社会品格的价值塑造,对礼仪文化志邦的接续和复兴,更是对于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引领,对于世界人民中国智慧的贡献。因此,尝试将文化自信放在伦理学的语境下,将二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更宽的角度去挖掘、发现和解读文化自信,有着其鲜明的历史与时代的双重价值。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可能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主动犯罪预测机制。因此,介绍了《少数派报告》与《疑犯追踪》两部作品,并对大数据时代的伦理与道德从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的视角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