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元1978年6月。[郭沫若躺在病床上。[天使般的护士们紧张而有序地实施着治疗。[女儿的画外音:“1978年6月,我的父亲郭沫若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一会儿昏迷着,一会儿清醒着。

  • 标签: 郭沫若 画外音 天使
  • 简介:《中国文学月报》第一号封二刊载着这样一则很小的报道:第三次例会昭和十年一月二十六日学士会馆出席者一百零四名关于"易经"郭沫若氏那一天,我在学士会馆里第一次见到了郭先生。我不是去听他演讲的,而是去拜托他写稿子的。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出席者 郭先生 次见 学生服 堂书
  • 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

  • 标签: 郭沫若 古文字学 社会活动家 留学日本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 简介:从郭老逝世到今的八个年头,郭沫若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8年6月至1981年春。这是郭沫若研究开始走向全面的时期;(二)1981年春至1983年5月。这是郭沫若研究由全面开始走向深入的时期。(三)1983年6月至目前。这是郭沫若研究由全面、深入开始走向系统的时期。由此可见,郭沫若研究的发展是健康的,有收获的。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尝试集》 积极浪漫主义 《女神》 诗体大解放 娜拉
  • 简介:人无骨不立。被誉为“创造社之骨”的郭沫若自是创造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但是,在创造社长达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郭沫若是否始终如一地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创造社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有所变化,社团对郭沫若不可或缺的需要是否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在《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一书中,

  • 标签: 郭沫若 《洪水》 创造社 |
  • 简介:我的书斋里悬挂着一幅略旧的匾额。上书:不用九畹滋,无须百亩树。有此一茎香,诗心自清素。辛未春日观兰口占二绝之一。郭沫若辛未年指的是一九三一(昭和六年)年。这横匾大概是那之后的两三年,文求堂主人田中庆太郎送给我的。当时田中堂主告诉我:"郭先生很少给人写字的。"所以在当时,这幅字肯定是很珍贵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大约是昭和3-5年间。那时我很热衷于中国新文学。当时正是创造社的鼎盛时期,很自然的,我也喜读郭沫若和郁达夫的作品。

  • 标签: 郭沫若先生 郭先生 田中庆太郎 清素 兰口 中国新文学
  • 简介:郭沫若先生一九一八年毕业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后升入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起初与妻子同住在箱崎“离大学后门不远”的当铺仓库的二楼。来福冈那年的八月下旬,在箱崎神社的海岸,与当时在熊本五高的张资平邂逅相遇。他们在防波堤石灯笼旁脱衣下水沐浴,在海边讨论祖国的文化状况,决定一起创办文艺同人杂志,并商量吸收在东京的郁达夫和成仿吾为成员,这样终于发起了有名的创造社文学运动。而今街景已变,郭先生的旧居也难找寻,海岸已被填平,石灯笼变得离海

  • 标签: 张资平 文学运动 福冈 同人杂志 文化状况 九一八
  • 简介:朱自清与郭沫若有很多相似处:年龄差别不大,又都在二十多岁就享有大名,且都从以新诗创作为主转向以古代中国的研究为主。但他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际圈和生活方式。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力量,后来长期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属于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郭沫若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后来参加北伐与抗战,又能埋头著述,属于有学问的革命家。

  • 标签: 郭沫若 朱自清 文学研究会 古代中国 新诗创作 生活方式
  • 简介:本刊曾一再承诺,选稿不体现编者好恶,但不知各位看官留意与否,从未追随时髦,刊发过对郭老不恭的文字.露出此一言行相悖的"破绽",仅仅出于一分应有的良知:绝不迁就肆意贬损郭老学问的十足无知之徒的浅薄,更不放任妄加评判郭老人格的并非良善之辈的卑下.本文作者研究郭沫若多年,求索梳理,心得颇丰.我们愿意舍得页码,推荐这篇很有立场,同时又很有力量的文章.

  • 标签: 郭沫若 《文学自由谈》 真实 智者 人性 风情
  • 简介: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的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的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 标签: 天狗赏析 郭沫若天狗
  • 简介:我们翻译郭先生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原书名)、《十批判书》之后,《图书》杂志邀请我们撰写译后感想。我觉得这个工作交给其他同译者会更为妥当,我倒希望写一写和郭先生的会面。昭和五年(1930年——译者),我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开始从事史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我在书评栏目里介绍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标签: 郭先生 郭沫若先生 判书 编辑工作 国防文学 平冈
  • 简介:大约是在郭沫若的诗开始出现在《学灯》上的时候,他买到一本日文书——有岛武郎的《叛逆者》。那是一本关于罗丹·米勒和惠特曼的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惠特曼,他完全陶醉了。他阅读《草叶集》,在1919年仲秋之际整个被它所吸引。他的大部分著名诗篇,包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凤凰涅槃》、《炉中煤》、《匪徒颂》、《天狗》、《心灯》和《巨炮之教训》,都是在他第一次接触了惠特曼,并且在他的直接影

  • 标签: 特曼 匪徒颂 著名诗篇 我的母亲 炉中煤 《草叶集》
  • 简介:“五四”运动唤醒了年青一代,潮流鼓舞他们组织社团,如风起云涌;兴办刊物,如雨后春笋,……追寻个人命运,探讨国家前途。

  • 标签: 梁实秋 郭沫若 “五四”运动 个人命运
  • 简介:现有的关于郭沫若书法研究的论著中,对其行书、行草书研究颇多,而对郭沫若的楷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郭沫若早年以欧、赵、颜的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但其楷书风格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写经体。这与他誊录考古书稿中的大量文字所形成的书写习惯有关。郭沫若的写经体有自己的特点,其小楷长卷《胡笳十八拍》也是写经体,但风格面貌与其先前的写经体迥异,是郭沫若书法的第一佳作。

  • 标签: 郭沫若 楷书 写经体
  • 简介: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与《古史辨》的“不期而同”到超越疑古、重建古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既包括对《古史辨》和罗王之学等近代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史学史上一笔极其珍贵的财富,值得学术界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 标签: 郭沫若 古史辨 超越
  • 简介:完全在意外之中,我收藏了郭老的一篇诗稿。这首诗的标题是:《何塞·马蒂在欢呼》,作于1961年1月3日古巴首都哈瓦那。创作这首诗的前前后后,有一段郭老60年代初在古巴的令人难忘的经历,我感到有责任把它写出来。

  • 标签: 古巴情结 郭沫若 60年代 哈瓦那 文学创作
  • 简介:郭沫若的史学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在他开始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中国历史之前。就有一段不太长的路程。过去,人们没有注意它。自从《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出版后,正式把早期的几篇文章编入了“史学论集”,作为研究的对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此,我们根据有限的材料,对早期的若干问题作点漫谈,不妥之处,请指教。

  • 标签: 史学论集 中国历史 今文学派 梁任公 王阳明 夏曾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