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一下了四天雨,积雨云仍然低悬,空气里弥漫着凉浸浸的水汽。夜格外黑。四人在山间夜行。领头人拎着马灯,灯身罩着黑布,只留下方一小截透出黄色光晕,勉强照亮泥泞的山路。后面三人得脚挨着脚走,不然一片漆黑里,完全不知该往何处下脚。他们走得慢,身上的铁器又缠了布,起脚时除了稀泥的粘黏声,几乎没有一点声响。从远处看,这只是一个微弱的红点,缓慢移动在离地二三十米的夜幕里。其轨迹,勾勒出隐藏在黑夜里的山路曲线。他们一声不吭地走了一刻钟,从一道山脊拐弯,转到山的另一面。目光不自觉地往下

  • 标签: 月清 缓慢移动 一刻钟 男人五十 满脸通红 铁峰山
  • 简介:该书原著者李家源(1917-2000),字愆渊,号渊民,是韩国著名儒学大师李退溪的十四世孙,也是韩国著名汉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汉学创作,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在韩国以及东亚汉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本书是李家源先生的代表作。详细介绍了韩国自箕子时代起历代重要汉学著作和汉学作家,

  • 标签: 韩国 文学史 汉学家 治学严谨 李退溪 影响力
  • 简介:人类是天生的哺乳者,但不是天生的喝牛奶者。人类喝牛奶的最早记录出现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上。同在那个时期,古埃及人已经使用牛奶作为祭品,埃及神话中象征丰产和爱情的神哈索尔就长着一颗奶牛的头。

  • 标签: 牛奶 中国人 古埃及人 古巴比伦 天生 人类
  • 简介:清人的“词”观念是在传统诗学启发下的一个词学话语,是南宋以来词的尊体运动的延续。南宋词人已有“词”意识的自觉,主要表现在:一、辛派词人以“入世”的态度写词,词人情怀常因事而起,时有词作与重要事件相关联;二、南宋中后期在复雅风气的指引下,强调词的比兴特质,词人常有意识地借怀古、咏物对现实加以褒贬;三、宋元之际,出现刘辰翁“用经用”的词学观,强调词的社会价值,其词常以词评事、以词评人,已初步具备了“词”的文学特质。

  • 标签: 南宋 词史
  • 简介:《环球人物》十月号(上),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专访,云:“他的初衷很简单,听说写书有稿费,就能吃饱肚子。于是他开始在破旧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

  • 标签: 文学史 微观 收入 诺贝尔文学奖 煤油灯 莫言
  • 简介:因为一个人我看见众灵的生活——海男一此前好像还没有人说过八大山人是'鬼才',但反复观摩他的画作,思考他的人生,进而联系他所处的时代与南昌地域文化的特点,恐怕得出这个看法是难免的。或许它可以是通向八大的另一个入口。外地人喜称南昌人为'南昌鬼子',却不知真正的'鬼子'鬼在哪里,真正的南鬼子是谁。时下为了炒作某商界或艺文界人士也往往先给戴上一顶'鬼才'帽子,以此突显他的才能别出一格,或日'商界鬼才'、'文坛鬼才'、'画坛鬼才'等等,多不胜数。其实我想,这顶帽子是不好戴的,说

  • 标签: 八大山人 地域文化 顶帽 人我 陈子庄 人说
  • 简介:清初的"庄氏狱",因庄廷鑨其人"私撰"明史而兴,牵连甚广,死难者甚众。其情节大致是,庄廷鑨购已故朱国桢所撰明史,召集宾客加工成书。庄死,其父刊行。有吴之荣者,因贪赃罢官,将庄氏作为把柄欲诈取钱财,并图复职,诈财未遂,即向官府告讦,致兴大狱。该列名"参阅"(亦作"参订")的二十四人中,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无不牵连在案。这些人的下场,据翁广平《书湖州庄氏狱》(《查继

  • 标签: 庄廷鑨 陆圻 傅以礼 庄氏史案 晚明史籍考 罪惟录
  • 简介:诗集《女神》已经成为一个关于文学记忆的历史存在,而在《女神》存在的历史进程中,其版本、文本的衍变,则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文学的叙事方式和研究模式,对于《女神》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新文学在其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形成之初,对于《女神》的阅读,恰恰忽略了版本、文本衍变的因素。这是从学术意义上去回顾《女神》研究所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女神》 文本 文学史 阅读
  • 简介:本文由鲁迅编纂“人”之设想人手,指出历史的兴味及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才是鲁迅这一设想的意图所在。再由此上溯浙东学派的治学特色,重之风以及对人性的关注正是这一学派的治学传统,鲁迅编纂“人”的设想正是在浙东学人的直接启发下形成的。不仅如此,某种意义上鲁迅“立人”方案的提出以及国民性批判亦是对于这一传统的自觉继承,即延续了浙东学人长期以来对最理想的人性的不懈追求。

  • 标签: 浙东学派 鲁迅 理想人性 关联 精神 治学特色
  • 简介:父亲去世已三十二年了,我至今却无一字写过他。不是不想写,而是不能写。开始是不忍写,总觉得他还活着,没想到要怀念。后来想写了,可一琢磨,却暗暗吃惊,觉得父亲太大了,我的笔太轻,写不了。父亲去世那年是1981年,我还在读大学。那年春节后我返校前的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说,说他最近很不好,身上四处都觉得痛。我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回到平阳的学校后,每天都觉得心惊肉跳的。果然不到半个月,也就是农历正月底的某天傍晚,我接到岳父电话,说父亲去世了,我惊愣了,当即就坐车往家赶。车到瑞安的飞云江南岸,因没渡轮过不了江。

  • 标签: 父亲 农民 自救 去世 春节后 江南
  • 简介:本文探讨了跨文化文学与世界文学诸方面问题,认为世界文学研究有诸多目标。本文分析了弗朗科·莫菜蒂和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等人的观点,指出其局限性,试图对世界文学的领域和范围进行界定。

  • 标签: 跨文化文学史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研究
  • 简介:<正>一、引言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幽默,结局出人意料。一生共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最后的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

  • 标签: 欧·亨利 莱斯利 人性美 下层人民 皮彻 构思精巧
  • 简介:现代文学的起讫时间长期以来都是定位在1917年至1949年,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台湾的哈佛学者王德威的那篇《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让现代文学这个词变得暧昧不清,本文拟围绕现代、现代性、文学现代性,以及王德威和其他学者观点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等问题展开讨论,回应"现代"到底该起于何处以及文学史家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王德威 文学的现代 现代文学史 现代性 边界
  • 简介:在两岸文论的竞技场上,以“务实行动派”著称的李瑞腾是左右开弓的高手。他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著书立说。由33本组成的《台湾文学长编》^①,便是他担任台湾文学馆馆长期间策划出来的赫赫战果。

  • 标签: 文学史研究 台湾地区 行政工作 著书立说 竞技场 文学馆
  • 简介:当前,接受的研究业已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随着尚学锋等《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孙微等《杜诗学论稿》、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查金萍《宋代韩愈文学接受研究》、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等专著相继推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术研究的新途径,昭示着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浮现。王红霞博士著《宋代李白接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版),作为李白接受史研究的第一部断代,真实复原了有宋一代李白接受多姿多彩的样态,生动、深入地刻画了宋人诗歌创作、审美趣味与文化心态的嬗变。这一学术成果的撰作,体现了作者敏锐的学术感觉与深厚的学术功底。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 李白 宋代 文化象征 王红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简介: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或曰学术品格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整合的方法,对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展开纵横有序的勾勒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的分析梳理,俯瞰式地论述了台湾当代散文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变迁和艺术表现特征,为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 标签: 《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 张清芳 艺术追求 美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