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清散曲的全編整理,謝伯陽先生厥功至偉,後來學人的輯補工作亦卓有成效。汪超宏先生的《明清散曲輯補》,是近年來推進幅度最大的輯佚成果。高應玘、姚燮等名家散曲集的發現,有助於我們重審明清散曲史;别集、方志、筆記、小説、報刊中的大量佚曲,則賦予了明清散曲更豐富的文化内涵。與此同時,明散曲的輯補盲區依然存在。蘇洲、趙時春等名家散曲集有待引起重視,詞文獻、道藏文獻、類書文獻、筆記文獻中的輯佚空間依然很大。隨着輯佚工作的精細化,文本的史源、異文諸問題,散曲留存的碎片化、文體交叉諸問題,漸次浮現,亟须明代文學研究界建立一套分體文獻整理的溝通機制。明散曲整理的後續道路及其方向,有賴於存世散曲集的全球普查、明人别集的全面整理、碎片化輯佚的系統開展,實任重而道遠。
简介:在文艺复兴音乐断代史的编纂中,历史分期是著者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边界如何确定?时期内部音乐演变的阶段性怎样划分?这不仅是这一领域历史研究与写作的传统的积淀,而且更体现出历史编纂者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及所采用的学术原则和方法。奥地利音乐历史学家安布罗斯最早把15、16世纪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为文艺复兴音乐断代的奠定基础。以里曼为首的一些德国音乐学家则主张把14世纪划归文艺复兴。然而20世纪大多数历史学家还是遵循了安布罗斯的分期传统。在断代内部阶段划分方面,里斯、布朗、阿特拉斯、珀金等的音乐断代史著则依据各自的编史原则对内部分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