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写下这个题目缘于四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公元1960年的暑期,16岁的我只身踏上求生的漂泊之路。那是一个饥馑的年代。人饥肠辘辘,火车似乎也没吃饱,气喘吁吁,时走时停。过居庸关、张家口,在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一片旷野上,列车又一次“临时停车“,而且据列车员讲要停两三个小时。我随着乘客们走下车门,活动一下僵直的身躯。不知不觉间竟信步来到一个栽满梨树的果园,半青不黄的梨子稀稀拉拉地挂在枝头。好馋人呐,我下意识地抚了抚瘪瘪的肚子,咽了口唾液,真想伸手摘一只放在嘴里,但家父关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训诫,却足以遏制我在此留连的念头。正当我转身欲去时,猛然听到一声断喝:“站住!”
简介:我的工作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研究,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日益偏向古远。早几年曾关心过明代戏剧,但此后由隋唐而至先秦,渐已积重难返。平时偶尔看看京剧和地方戏,也只是作为一个外行的观众。然而每一次都有触动,总的感受有二:一是崇敬——当流行歌曲风靡天下之时,当歌星影星们炙手可热之时,戏曲演员却能面对比较冷落的剧场,一招一式毫不疏忽,把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艺术精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如此深厚的功力而献身于一种相对寂寞的艺术,这境界岂不教人肃然起敬?二是羡慕——戏曲艺术毕竟拥有一批虽数量不多但非常虔诚的观众。每当我看见那些老学者谈戏时眉飞色舞的神态,听戏时如醉如痴的表情,便羡慕至极,恨自己没有这许多高雅的知己。上述感受,同自己的经验有关。我坐冷板凳略已有了些时候,写过两本自认为有点质量的书,一本印三百册,另一本印一千册:这也就是我所能享有的读者的数目。我之所以愿意干下去,原因是知道寂寞与否全在于一心,只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只要能得到一些真实的理
简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概念界定的标识,对特定的民族所具备的“软实力”有着普遍性和统摄性的核心作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现阶段,人类社会正走向多元共生、开放、回应、同构与共赢的大趋势。而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烙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印记。但艺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回应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对如何承载中国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的探究,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的精髓的坚守,既是中国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创新艺术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