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从来不缺少批判者,但众多批判者中最危险的也许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根本目标乃是颠覆以真理或本质等逻各斯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康德之所以成为德里达的批判目标,就是因为他的美学一丝不苟地服从了形而上学预设的内外区分,比如形式与实存、情感与感觉、表象与目的、配饰与作品等等。为了证明审美的自律性,康德使用了几个毫不起眼的例证与脚注。然而在德里达出人意料的剖析下,这些处于康德文本之边沿和末梢的例证与脚注最终竟颠覆了康德的美学大厦。正如德里达指出的那样,边框或配饰、纯粹切割之无以及崇高的无限,它们一直在秘密地解构着康德看似完整的美学。
简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崇高和美并置于审美判断之下,但在具体论述中,崇高事实上却被排除在了美之外。这种矛盾引发了长期、广泛的争议。在笔者看来,很多争议是由研究者的视角造成的,即先在地认为崇高是美的形式,而忽略了崇高同丑的密切关系,忽略了康德的崇高学说把丑纳入审美领域。从审丑视角深入分析康德的崇高理论将会发现:首先,崇高不是美,其对象是无形式;其次,崇高的情感同丑的情感一样都是否定性的,所包含的愉快也是只有通过某种不愉快才是可能的;第三,崇高判断包含了由否定到肯定的心理过程,同审丑判断也是一致的。康德的崇高与其说是审美范畴,不如说是审丑范畴。作为审丑范畴的崇高并不存在所谓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