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谢赫的“六法”论在历代影响很大,有“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誉。但对“六法”的含义,后人却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当然,为适应绘画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它作出新的解释是必然的;但我们为了研究谢赫的绘画理论,则须力求忠实于作者的原意,尽可能避免曲解。本文仅就“骨法”及其相关的问题谈点浅见。一、关于“六法”的断句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全齐文卷二十五》论谢赫的“六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按当作如此句读标点。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漫引谢赫:“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赋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模移写”;遂复流传不改。……脱如彦
简介:贾湖骨笛是在河南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的距今9000~7500年的吹管乐器,至今仍然可以演奏。然而,自骨笛发现二十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骨笛经历数千年的埋葬,出土时完好者数量很少。为了防止骨笛意外受损,文物管理部门及博物馆已禁止直接对骨笛进行吹奏测音研究。此举对贾湖骨笛的保护固然非常必要,但同时也使研究者失去了深入考查、研究骨笛的机会。因此,如何精确复制贾湖骨笛并以此作为研究实体,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首先利用CT对贾湖骨笛进行扫描,然后将CT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最后采用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首次制作出了迄今为止复制精度最高的贾湖骨笛复制品。经过三维测量与测音实验,用本方法复制出的贾湖骨笛模型与实物在物理尺寸与音准上几乎没有误差。
简介: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选择了元杂剧剧本《汉钟离度脱蓝采和》进行拟古复演实验,并邀请了余丛、周育德、周传家等国内古典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专家作为该剧的音乐指导。音乐唱腔作曲现已由笔者完成。此文就该剧种唱腔音乐部分的创作过程及创作的方式及依托进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