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缺少变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师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培养目标未得到有效贯彻、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手段创新不足三大问题,进而提出了用课程改革为主要手段,达到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目的,同时对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
简介:试讲是高师学生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在同学间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讲课练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师范生经过几年专业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重要载体,更是高等师范学院学生从"学生"向"准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实践阵地。作为一名音乐专业试讲指导教师,笔者经过长期的工作反思、总结和实践,就学生试讲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简介:在艺术创作中,作品,展览场域,观众,一直是艺术创作者除作品本身外考虑的最多的三个因素。从传统的只是把作品展示在展台,观众围观来看的展览方式发展到根据展览现场来制作,布展作品,期间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文是本人在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班进行的实验性教学,针对以上的三大要素进行的对展览空间,观众展览互动,展览空间与创作空间的关联性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并进一步对教学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以此能继续探讨三者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简介: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仍然在我国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技能、有素养的专业性人才,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抑制了高师声乐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壮大。因此,需要在高师声乐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构建能够符合教学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遵循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简介:随着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院校日益重视对本科音教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自弹自唱认识的不足,加上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现阶段的自弹自唱教学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并对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鉴于此,对自弹自唱课程进行合理定位,对于改进自弹自唱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弹自唱的特点入手,围绕基础教学改革中的美育要求,提出了以“以审美为核心”的自弹自唱课程定位,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探究。
简介: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音乐系主要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秉承着“一专多能”的教育理念,器乐教学成了高师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全国各大师范类院校均开设有器乐课。在音乐教育日益发达并专业化的今天,一批又一批的演奏人才、学术型人才从学校毕业的同时也看到了多年来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音乐之为物,其内容舍声音则无从表达。”当今的音乐教学倾向于更多的是让身体如何灵活地操控某件乐器,在和声、曲式结构中怎样将音乐解剖,但缺乏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参与并体验音乐的机会。
简介:节奏作为音乐进行的组织者,其教学过程是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高等师范类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学科中节奏的重要性,本文的重点是单声部节奏训练以及多声部训练的方法,使节奏训练不再单一,增加了节奏训练方法的多样化。
简介:近几年的作品创作风格与以往确有不同。随着时间的跨度和个人年龄的增长,关注的事物也发生着转变。在变换不同角度对作品主题的探索中,我曾徘徊于选取与否定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不断地尝试着石版语言的各种表现方式。
简介:当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已经表现出种种弊端,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来看,声乐集体课的出现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倒退,因为无论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从师生认同感上都远不及一对一的声乐个别课;从宏观来看,高师声乐集体课是一种在高校扩招之后对声乐专业教学模式形成冲击背景下的缓冲剂,而这正是该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因,其特殊的诞生背景注定了这门课程必将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缩小、艺考热的降温而寿终正寝。
简介:音色是钢琴演奏的关键,而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之间又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演奏者想要根据作品的需求呈现理想的音色,就必须通过相应的触键技巧来实现。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不同触键技巧对于音色的影响着手进行分析。
简介: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详细探讨本地高师院校原生态声乐教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加强原生态声乐教材建设的对策,希望能帮助本地声乐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教材建设,以提高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效率。
简介:素质教育的改革推动了教育的进步,但是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校对于音乐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深思,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全面开展器乐选修课,成为大势所趋。
简介:在高师的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大力倡导20世纪钢琴作品的运用和研究,有利于启发学生们的音乐理解能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力,特别是开阔学生传统文化视野,提高学习钢琴的热情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力图从20世纪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入手,论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引入20世纪钢琴作品的必要性,从实践教学角度,探索引入模式的策略探求。
简介:乔治·利盖蒂(GytirgyLigeti.1923--2006)为无打击乐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气氛》,创作于1961年。在作品中,作曲家不再以音高、时值、力度与音色作为一种序列形态的单位来写作,而更偏爱于不同音量、浓度与音色的半音音响组合,以此建立一种新的音乐织体概念(即密集音块)而形成新的乐队音响。然而,在这新的乐队音响背后,却包含作曲家对音色一织体结构的精心设计与布局,使整部作品的艺术形式高度完美,而音色一织体作为主要结构力,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介:女高师音乐系是萧友梅留德回国后创办的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科系。音乐系从创建初期就注重艺术实践,在她17年的历史中,既形成了定期举行演奏会的传统,又参与了丰富的校外音乐活动。本文通过对音乐系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期末音乐会与社会音乐活动的介绍与分析,展现师生们在北京地区舞台上的风采,也由此展现20世纪20一30年代北京女性音乐会的一方佳影。
简介:随着2009年耶鲁大学向全世界开放了《聆听音乐》课程,我国也启动了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改革。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历程,以耶鲁开放课程《聆听音乐》为研究对象,将音乐课程置于跨文化的背景中开展授课,帮助学生学会探索、创造、合作、分享,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识教育在耶鲁音乐开放课程的成功运用,对我国体育院校音乐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简介:本文拟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入手,基于教育转型背景下的声乐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更多音乐学习者和艺术教育者进一步深入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翰墨生香粤韵悠扬人们认为艺术教育是贵族教育。在南中,你随处可以见到孩子们提着水彩颜料去上美术课。从今年初一级开始,学校每周为孩子们开设了五节艺术课。
简介:对于CDIO教学来说,就是将教育、学习以及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形象往往会成为消费重点,所以形象设计课程也就成为现代教育之一,为更好地开发形象设计课程,有必要将CDIO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存在于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使项目设计周期更完整.因此,本文将从品牌形象与CDIO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入手,重点研究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到形象设计时间课程中的必要性与方式.
简介:目前,我们的社会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科学化、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围墙内的教育了,人们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各种各样的传媒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及课程改革初探
指导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试讲的几点做法
创作空间与展示空间的场域关联——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空间营造课程概略
浅议高师声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以审美为主体”的高师自弹自唱教学探究
浅谈高师器乐教学的四要素——以琵琶教学为例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多样化
一幅作品——体现的主客体关联
进步·倒退·展望——论我国高师声乐集体课的存在价值
浅论钢琴触键技术与演奏音色之间的关联
贵州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原生态声乐教学教材建设研究
关于在高师音乐专业全面开展器乐选修课的必要性
高师钢琴教学中引入20世纪钢琴作品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求
乔治·利盖蒂《气氛》织体结构特征和音色一织体结构布局的“关联型”特征
女高师音乐系音乐会研究——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女性音乐会剪影
耶鲁音乐开放课程对我国体育院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启示
高校声乐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考
多彩课程显情趣姹紫嫣红新南中
探析形象设计课程CDIO实践教学模式
社区音乐课程及其开发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