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郑和下西洋,正值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明帝国革故鼎新,政局稳固,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比欧洲航海家还早半个多世纪的这次远洋壮举,目的即在于远播大明王朝的国威,而其成果却远大于斯,不仅大大地拓展了中国的视野,也有力地促进了明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此时工艺品制造业的极大繁荣正是这一发展的辐射与衍生。在中国历史上,工艺品制造的发展总是与宫廷御用器物的制作紧密相连,技艺的造极登峰,选料的精益求精,都是垄断于皇权的艺术品味的绝对要求,这一切使得宫廷作坊成为工艺品制造不断发展的温床,而选择的广泛与严格又使蕴含其中的传统与韵致并未僵化庸俗,惟其如此,才使官造作品成为各时期工艺水平的最高代表。两相叠加,使得宫廷工艺品制造成为明初对外交流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漆器、珐琅和铜器更是其中独具特色的品类。
简介:一架老式放映机和一段岁月,静默成像。那些年,翻山越岭放映之路,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露天电影。幕前幕后,时光流淌成河,回忆沉淀如砾。我不懂收藏,却喜欢收藏。那还是8年前的事,我在广州一电器市场闲逛,突然发现在展柜一角落,有一老式电影放映机,铸铁,黑漆,造型独特而不失精巧,漆水斑驳且带沧桑。这是美式的8.75毫米一体机,由于年久失修已不能放映。掸去机身布满的尘灰,我细细寻找,马达,光源,灯罩,供片齿轮,收片齿轮,抓片爪,间隙齿轮,镜头,片门,音鼓,片道。嗬!这可是我多年一直梦寐以求的藏品,我仿佛听见嗒嗒……嗒嗒的走片齿轮声,这声音勾起我30多年前的回忆……记得是在学校刚刚参加完周总理的追悼大会,我们即乘坐军列奔赴云南军营。军训操练,政治教育,分兵下连,站岗放哨,帮厨打杂。,L个月后,我被调去大队电影组报到,一下子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天哪!
简介:“大公报号”滑翔机是中国第一架滑翔机。当抗战刚进入第三个年头,1939年10月20日,在祖国的大西南的成都,“大公报号”滑翔机首次正式飞上天!这一天,在成都隆重地举行了“大公报号”滑翔机献机仪式暨飞行表演。出席大会的有戴季陶、陈立夫等。陈立夫在大会上讲了话,他高度赞扬了《大公报》对中国航空事业所作的贡献。驾机表演的是中国滑翔第一人,时任滑翔训练班主任韦超。时隔不到一个月,即11月18日,“大公报号”滑翔机运抵陪都重庆,在珊瑚坝机场举行飞行表演。那天,山城重庆,“万里晴空,薄有雾气”。“山城的每一段台阶上都站满了热心的观众”,特别是“珊瑚坝机场里,千余人都仰首向天,等待大鹏展翅”。“下午3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