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东部地区城市特色比较明显的6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6个城市流动人口融入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环渤海的青岛和沈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高,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和长三角的温州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低,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无锡和京津冀地区的北京。总体而言,北方城市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南方城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城市特色或性质的不同。城市规模、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城市经济特征、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都是影响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对于南北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差异,方言具有很大的影响,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简介:流动人口是我国"一手托着城市,一手牵着农村"的特殊人群。由于其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转移进城务工经商的富余劳动力,也是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而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则作为其中坚力量,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各项惠农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出台,我国流动人口的构成及其意愿与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青岛地区2012年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反映大学文化流动人口群体目前在城市的融入状况及其乡村回归的诉求。在探讨形成其矛盾成因的同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简介:一、流动人口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认为是在我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总结,在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才开始对流动人口进行理论研究。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人口流动”往往都包含在人口的迁移之中,根据国际人口科学联盟主持编写的《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人口迁移就是“在一个地区单位同另一个地区单位之间进行的地区移动或者空间移动的一种形,通常它包括了从原来的地址或迁出迁到目的地址或迁入地址的永久性住地变动”。
简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群体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障碍。流入地政府要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和管理、加强教育和培训以及强化民族文化宣传等途径,着力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困境,促进我国各民族的交融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
简介:近年来,辽宁凭借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涌入。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对于城市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关系和城乡关系和谐稳定、以及民族政策的贯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的一些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及变动趋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促进流动入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针对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序流动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创新,提出强化宣传教育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等政策建设。
简介:<正>避暑山庄创建于18世纪初,最后完工于18世纪末。山应兴建近百年,历经康、雍、乾三朝,这个时期,清朝政府不仅完成了统一边疆大业,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而且在经营、开发边疆过程中,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关系。在清代开发祖国边疆过程中,以长城边外的开发最早,而山庄的兴建几乎与边疆开发同时起步,同时发展。康乾时代出现的人口北迁高潮及北疆初具规模的开发成就,这些都为山庄的兴建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本文将以这一时期内地流民北移.清政府对策以及边外地区土地开发与农业生产发展对避暑山庄兴建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