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人类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的众多矛盾时,人们时常使用“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等概念。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却存在明显的歧异。193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把贯穿整个近代的两大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称为“基本的矛盾”.把中日矛盾称为当时的“主要的矛盾”。这里,他对“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这两个概念是区别使用的。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这两个概念的用法却有了改变。

  • 标签: 历史发展 “根本矛盾” “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哲学理论
  • 简介: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由沙滩搬到了西郊原燕京大学的校址。父亲身为副校长当然得随校搬迁。但据我了解,他和我母亲一样都不想搬迁,他们都喜欢独门独户的小院,宁静、安详。可父亲一向"明哲保身",逆来顺受。学校要他搬到新址北大燕南园,他就只身先搬去了,

  • 标签: 矛盾心态 父亲 汤用彤 院系调整 高等院校 燕京大学
  • 简介:<正>《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佼佼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一百二○回本较百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情节。游国恩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评论一百二○回本增加的这部分说“文字比较简略”。这一简略,就出现了一些细节的矛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水浒全传》“再版说明”中也指出:“七十一回以后,虽有一些精采节目,但情节时有矛盾。”本文就一百二○回本征田虎、王庆诸回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百回本和一百二○回本共同存在的不妥之处作些讨论。

  • 标签: 吴用 公孙胜 《水浒全传》 燕青 晋宁 百回本
  • 简介:桂南会战是抗战相持阶段发生在广西境内的一次大规模战役。陈诚将其分成四个阶段:“一、敌军钦州湾登陆至进陷南宁(1939年11月15日至12月17日)。二、我军对南宁之反攻(1939年12月18日至1940年3月25日)。三、桂南对阵(1940年3月26日至10月12日)。

  • 标签: 1939年 1940年 矛盾 烽火 钦州湾 南宁
  • 简介:利用古建筑遗址建立的博物馆,在举办陈列时,既与古建有相互辉映的一面,又因保护和发展的不同要求,产生难以避免的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古建与陈列的关系,本文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指出离开古建搞陈列或保持古旧的陈列形式以求协调均非良策,而兼顾两者的完美解决办法是存在的,故宫建院历史所形成的三种陈列室样式,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建筑遗址 陈列展览 乾隆花园 艺术博物馆 陈列艺术
  • 简介:本文认为当下的刘锡鸿研究中存在贴标签的现象,先将其归属为保守派,然後就从保守的定性观察他的一切,结果是遮蔽了刘锡鸿的真实面相。梳理史料,可以发现他的一生陷在双重矛盾中而不能自拔:一重是政治理念上变革与保守的结构性矛盾,一重是个人品格中理性认知与趋炎附势的品质之间的矛盾。随着情境条件的变化,矛盾的不同方面此长彼消主导了他的言行,使得“变革”和“保守”两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出现在他的言行中,只有抓住这两重矛盾才能解释刘锡鸿的内心和一生。本文对变革与保守的矛盾,主要通过他出使之前参与“海防筹议”的讨论以及出使中对西方文明进行的考察予以分析,重在突出他倾向於洋务的一方面;对理性认知与趋炎附势的矛盾,主要通过他个人的性格特徵和官场中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

  • 标签: 刘锡鸿 海防筹议 英轺私记 脸谱化 心理矛盾
  • 简介:“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法》所制定的文物保护方针,是近现代文物养护必须遵循和贯彻的。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常常无法正确处理文物养护中的各种关系而陷于两难的境地。现揭示出近现代文物养护中的十对矛盾,以乞争鸣与献策。

  • 标签: 近现代文物 养护 矛盾 文物保护 《文物法》 合理利用
  • 简介:区域经济合作以其非凡的绩效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往往成为旅游产业的密集地带.文章在分析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空间矛盾的现实特征以及对区域空间矛盾进行调控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旅游经济空间矛盾调控的相应切入点,其中主要包括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产品,共铸品牌形象、联手开拓市场,协调旅游规划、优化空间结构以及健全协调机制、调节利益冲突等.

  • 标签: 省际毗邻地区 旅游产业 空间矛盾 调控机制
  • 简介:自从族群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族群与民族、族群意识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民族研究的主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着再次对“民族”与“族群”概念、民族意识与族群意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接着对美国和我国所采取的族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一番仔细比较分析;对解决族群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只有淡化“族群意识”,加强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遵循族群发展的自主性和客观规律才能较好地解决我国的族群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 标签: 民族 族群 族群意识 民族内部矛盾
  • 简介:唐代初年文坛上出现一种矛盾现象:作家写手们在理论上把南朝文学作为"亡国之音"痛加批判,而在创作实践上却又追随南朝文学的轨辙亦步亦趋,甚至踵事增华。对南朝文学既爱且恨的矛盾在这一历史阶段表现得非常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自身发展的延续性与重大社会变迁之间的不协调。

  • 标签: 初唐 文学理论 矛盾 成因
  • 简介:近些年,关于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观点似乎存在两个阵营,一个主拆,一个主保。每当一个古街区或一处古建筑被拆除,都会引起很多争议,比如最近前门大街的一些老房被拆,就引来一片嘘声。主保者似乎总处在某种弱势的位置,他们呼喊终被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认为,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两者如果协调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何协调?文物古迹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声名显赫的一代大师。

  • 标签: 城市发展 文物保护 罗哲文 矛盾 建筑专家 相得益彰
  • 简介:一1917年7月上旬,孙中山自沪乘舰南下,并电请国会议员择地开会,正式揭起了护法旗帜.是月13日,孙中山抵汕头后,即派章炳麟等赴广州接洽,促统治广东的桂系军阀对于国会议员和海军南下应有切实的表示.17日,孙中山抵广州,并发表护法演说,再次主张电请各地国会议员来粤开会,以决定护法大计.

  • 标签: 护法 孙中山 陆荣廷 桂系 海军将领 军阀
  • 简介:自唐元稹的《莺莺传》问世以来,崔、张故事就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不少文人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再现这个故事,然而都未超过《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接着,元代王实甫又在《董西厢》基础上写成了杂剧《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不少研究《西厢记》的人往往认为其主题就是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其实,这三部作品所揭示的主要是唐、金、元三代知识分子仕宦和婚姻的不同矛盾

  • 标签: 董西厢 《莺莺传》 《西厢记》 张生 莺莺 王实甫
  • 简介:清代,随着移民开垦和土地关系与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内蒙古东部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社会各阶级或阶层为了维护本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相互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并对其进行多方位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阶级矛盾,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矛盾的实质。一、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的矛盾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各族封建剥削阶级包括蒙古王公贵族、满蒙汉地方官员、僧侣贵族、蒙汉地主、地商、高利贷者;各族劳动人民包括蒙汉各族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在内蒙古东部移民开垦和土地、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

  • 标签: 蒙古王公 内蒙古东部 阶级矛盾 历史档案 多方位 人身依附关系
  • 简介:(续)抗垦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下层蒙古贵族和旗衙的中下级官吏,如陶克陶呼是四等台吉,绰克达赉是扎赉特旗梅林,参加者主要是被清廷和蒙古王公剥夺了牧场和土地的贫苦蒙古农牧民,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清廷所俘的数名陶克陶呼抗垦队伍的成员,都是贫苦蒙古农牧民。他们参加抗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基本的生存环境,驱逐或打击清廷的放垦机关和坚持放垦的蒙古王公、官员,以及汉族地主、地商、高利贷者。与蒙古族农牧民一样,汉族农民与各族封建剥削阶级的矛盾也很尖锐。在内地,残酷的封建剥削使他们无法生存,他们被迫抛家舍业,流落到内蒙古地区垦荒谋生。但是,他们往往是刚逃出狼窝

  • 标签: 蒙古王公 内蒙古东部 蒙古族 阶级矛盾 封建剥削 历史档案
  • 简介:编完书稿后,多年积下的一些疑问,几乎都拥上心头。这既说明我的认识能力不强,也说明认识客观事物是多么不容易。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我的“惑”,是从如何结合现实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产生的。“解”,最重要的还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为师。此外,学有专长的众多专家学者,也可以助我解惑。这些年,为了解惑,我读了不少有关著作,确实从中获益不少,但“惑”终未得“解”。

  • 标签: 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 《集外集》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矛盾也呈现了许多新特征,如何结合新的经济因素,从利益阶层的关系出发,研究新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现阶段社会矛盾,是社会对理论的要求,也是理论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 标签: 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 理论工作者 经济建设 经济因素 利益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