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诗序》因过度附会政教,率以二《南》皆言文王之教与后妃夫人之德,逮宋之疑古风起,而废《诗序》之说大兴。虽然郑笺以礼说《诗》之事,宋之后仍有人加以回护,然而讥其拘泥形迹,纡曲于外在之礼仪制度而有害于诗情者实多。然而《孔子诗论》问世后,孔子诗教多强调礼义之思想日渐明晰,因而参照简文以深究二《南》风诗之礼教思想,可谓正得其时。职是之故,本文首先从诗教与礼教相系之立场,论述撰写本文之动机;其次,则直接专就二《南》25篇诗歌之内容,分别从男女情诗、婚礼习俗用诗、劳人思妇遣情诗、子女事亲诗以及执事行役诗五大类,以论述各类诗歌之礼教思想;最后,再总括其整体礼教思想之大要。

  • 标签: 周南 召南 诗序 诗教 礼教 孔子诗论
  • 简介:方苞是清初道学家,对妇女事迹的记述和评论成为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类文章今见之于《方苞集》。本文就其妇女问题的论述进行逐类分析,并追述它的思想渊薮,梳理方苞后学对这种妇女礼教观念的批判,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其学术体系尤其思想倾向,是有所裨益的。一、方苞表彰节妇、烈女《方苞集》中表彰节妇、烈女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标签: 中的妇女 妇女礼教 方苞中的
  • 简介:我清楚地记得,1962年的冬季,外庐师陷于极度的悲痛,因为师母去世,诸事劳顿,他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那时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医院去看他。所谈话题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封建礼教的问题,外庐师谈出一些很深刻的论点。1978年以来我断断续续研究传统道德问题,觉得受外庐师的启发尤多。我的这篇短文作为对外庐师的纪念。

  • 标签: 传统道德 封建礼教 道德理论 道德伦理 伦理学说 司马迁
  • 简介:在迎接2007年即将到来的喜庆日子里,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白述礼所著《大唐灵州镇将》(以下简称《镇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发行,感到万分高兴。《镇将》一书的出版,是宁夏首部以朝代划分的军事人物史书,不但填补了古代军事人物研究的空白,而且对研究唐代宁夏军事斗争历史将发挥重要作用。《镇将》一书的存史和军事学术价值,将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愈加突出。在此书出版之前,笔者因研究宁夏军事史志并主编《宁夏军事志》,在“军事人物”篇中有关唐代军事人物传略和名录,记述比较简单。

  • 标签: 军事人物 灵州 宁夏人民出版社 大唐 礼教 大地
  • 简介:一、概述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始于河洛。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古老之历史文化,远在三代之初,始祖沿黄河中下游即今中原河南~带生息繁衍,逐渐形成哲学、伦理、政治、医学、天文、水利、农桑、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古老之河洛文化。中国大陆气候北寒南温,北旱南润,河洛地区乃当时政治、经济、交通之中心,

  • 标签: 台湾文化 河洛文化 汴京 地方戏 《易经》
  • 简介:“中国青春文学排行榜”初评张悦然暂居榜首,6550万清朝皇室缂丝经被高价拍出,中南海医生亲历:为陪江青吃饭顿顿豆腐相伴,另类排行榜评出“2007十大烂书”易中天于丹上榜,大陆首部民闻修订大藏经问世,耗资2800万元,“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发现琉璃塔地宫,新作《曙光集》首发杨振宁翁帆妙语答代沟问题,

  • 标签: 文化 青春文学 代沟问题 排行榜 张悦然 中南海
  • 简介:陈寅恪认为,中国的"国粹"多含外来成分。不过"流传既久,浑亡其外来之性质",遂"认输入较早之舶来品,或以外国材料之改装品,为真正之国产土货"了。不仅音乐、建筑、中医等皆如此,就是道教和宋代理学,也都是这类"国粹"的典型代表。

  • 标签: 文化自信 陈寅恪 宋代理学 舶来品 国粹 文化交流
  • 简介:河洛文化研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大题目,这个题目的提出可以说是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种标志。很多人不会忘记,二十来年前,我国学术界出现过引人注目的“文化热”。由于“文革”时期文化遭受从未有的歪曲和践踏,故而在拨乱反正之后,阐述文化文化史的论作一时风行。文章、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还有大部头的书,像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推出的《中国文化通志》等,多达数十卷,上百卷。这一热潮后来向纵深推进,研究逐渐专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文化的研究成为热门。

  • 标签: 中原文化 河洛文化 中国文化史 传统文化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时期
  • 简介:文化义工”作为一支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生力军,正在初步形成、完善并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意在阐明文化馆引入丈化义工组织,促进文化惠民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文化义工 群众文化 文化惠民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域文化的探讨,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吸纳各民族文化的博大胸怀,体现了唐代的开明民族政策。展示了唐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西域文化在唐代文化中的地位。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在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化。

  • 标签: 唐代 西域文化因素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乐舞 服饰文化
  • 简介:任何一门学科都喜欢把自己这门学科的历史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西方的人类学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有人乐于将其根源追溯到古希腊的时代,以为那个时代就有了人类学思想的萌芽。不过人类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有了它自己专门的名字,却是在十九世纪后半个世纪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人类学所研究的问题既广且杂,诸如头骨形状、发型、民间故事、简单部落民的生活器具、婚礼习俗、巫术实践、非文字的语言等等都曾经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焦点。

  • 标签: 文化自觉 文化差异 人类学家 十九世纪 民间故事 生活器具
  • 简介:新时期文化馆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文化活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馆在实施公益文化服务过程中要注重“普及”,同时要善于“提高”;要改变以往单一“送文化”的模式,要善于“种文化”。

  • 标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普及 送文化 种文化
  • 简介:灵州最初是中国古代塞北一个县,是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设立在今宁夏银川平原河东灌区的一个大县,距今已近2200年的历史,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汉代灵州县城选址很特别,居然修建在黄河的一个河心岛上。《汉书·地理志注》对灵州县有记载。唐代历史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注》中对“灵州”注释曰:“水中可居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说明灵州是一个非常灵奇的地方。

  • 标签: 灵州 唐史研究 唐代 西北史 《汉书注》 大唐
  • 简介: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编纂出版的三级志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述各民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极大地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增强了广大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读志、用志对人们了解新疆、了解新疆人民、了解新疆传统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产生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能产生文化自觉。地方志工作者应坚持方志文化自信和自觉,主动担当方志发展的历史责任,为地方志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标签: 志书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 简介:“贵州文化”在大众的心目中无疑被视为“边际文化”。这个“边际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空间位置上处于边陲地带;二是在文化上与“主流文化”相比,是处于从属的“亚文化”位置,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而言。在历史上,贵州一直被“蛮夷之地”、“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等含有歧视性的话语表述着。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贵州从古至今分别受到两种力量的冲击,在封建时代因是“化外之地”,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放弃对贵州进行儒家思想的灌输;

  • 标签: 边际文化 文化批评 人类学 贵州
  • 简介:塔为外来词,源于印度,有宰赌婆、浮屠、塔婆等别称。尽管其源于印度佛教,但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相融合,从而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扩展,它不再属于佛教建筑,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就其外观来讲,可分为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等;若按材料质地分,则有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混合塔、铁塔等;就其功能与性质来分,大致分为宗教塔、航标塔、灯塔、军事嘹望塔、风水塔等,而风水塔则又分为主管人文兴旺的文昌塔、文峰塔等和弥补自然环境的水口塔、镇风塔等。在南粤客家各县市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建筑文化瑰宝。本期延续上期古塔一栏,继续为您介绍客家地区一些重要的古塔。

  • 标签: 建筑文化 社会发展进程 印度佛教 客家地区 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
  • 简介:牌坊,又称牌楼,是古代为表彰功德、科第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其前身为汉唐时里坊之坊门,起到为里坊标记及指示地名作用。又作为张贴褒奖启事所在,称"榜其闾里"。宋时"里坊制"被打破,坊门演变成独立的建筑形式——牌坊,用作表彰、标志、装饰等,表彰功名道德、忠臣孝子、贞节烈妇等楷模。梅州自明清以降,人文蔚起,甲第连绵。科第中式、节义忠臣、贞节烈妇代不乏人,朝廷一为表彰,二为宣恩,三为教化乡里。

  • 标签: 坊门 文化瑰宝 里坊 忠孝节义 代不乏人 烈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