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按摩热敷、开塞露纳肛等三种解除产后尿潴留常用治疗和护理方法的时效性。方法入组60例产后尿潴留病例,分成三组实验对照研究。I组20例采用针灸治疗和护理技术,II组20例采用按摩和热敷,III组20例采用开塞露纳肛。比较三组尿潴留的平均解除时间和48小时的解除成功率。结果I组的解除时间为(23±18)小时,II组例解除时间为(26±17)小时,III组20例解除时间为(27±19)小时。48小时的解除成功率I至III组分别为91%、85%、82%。针灸解除的时效性最强,其次为按摩热敷和开塞露纳肛。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解除尿潴留的平均时间上,三组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两对比p值均大于0.05),结论三种治疗和护理方法均能有效缓解或解除尿潴留,从统计数据看,使用针灸手段时效性更强。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腧穴配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体表肌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腧穴配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方法: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先后进行3种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A组(远部取穴组:昆仑、后溪);B组(近部取穴组:风池、天柱);C组(远近取穴组:昆仑、后溪、风池、天柱),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侧斜方肌体表肌电(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平均振幅值,测量肌电积分(integratedelectromyography,IEMG)及肌电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均值,计算肌电振幅变化率,组内比较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前后对体表肌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组间比较各组针刺后差异。结果:组内针刺前后比较,A、B、C组的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针刺后比较,A、B、C组针刺后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治疗均能够提高IEMG、RMS,降低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电振幅变化率,增强颈椎稳定性和肌纤维的主动收缩能力,改善颈部前屈的耐疲劳性;而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与取穴的远近、取穴数目的多少无关。
简介:目的观察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口服中药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开始后,2组患者均口服中药治疗6周。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流涕、鼻痒、喷嚏、鼻塞、眼痒症状评分及鼻部体征,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价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花粉季高峰时治疗组流涕、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花粉季期间,治疗组眼痒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部体征总体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粉季前2周预防性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亚型,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隐匿性HBV感染与ALDS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检测386例HBsAg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初诊血清标本(自身抗体、HBVM、HBV-DNA)等。结果发现有HBVM阳性患者168例,占43.52%,其中HBV-DNA阳性19例,占11.3%。168例隐匿性HBV感染患者中AIH、PBC和PSC患者分别为50.59%(85/168)、47.02%(79/168)和2.35%(4/168)。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较高,ALDS与隐匿性HBV感染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滞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将3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0例和C组10例。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滞针治疗。3组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15天左右,其间休息3-5天)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愈显率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治疗后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炎症性肠病性腹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性腹泻患者采取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炎症性肠病性腹泻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诊断结果将46例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50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肠扭转患者10例,肠套叠患者11例,肠粘连患者25例,粪石患者2例,嵌顿疝患者2例。两组患者均先采取鼻肠管进行肠道减压和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再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过3个月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其中治愈0例,好转10例,无效36例,有效率21.74%,后对治疗无效患者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后共治愈16例(34.78%),好转20例(43.48%),无效9例(19.57%),死亡1例(2.17%),总有效率78.26%.结论械性肠梗阻根据病因可分为肿瘤性及非肿瘤性肠梗阻,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以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则以非手术治疗手段居多,临床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