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使用交接班核查表前后是否有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之处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的患者抽取26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床边交班,而观察组则建立交接班核查表对其进行床旁交接。对两组分别加以交接班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床旁交接班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而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临床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通过使用交接班核查表之后,总体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最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更详细地进行交接班,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地进行。

  • 标签: ICU护理 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核查表 临床应用 效果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的应用效果。方法A组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142次危重患者入院交接,采用口头交接结合原交接记录单的形式;B组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169次危重患者入院交接,采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比较A、B两组的病情交接缺陷发生率、交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结果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缺陷发生率B组较A组低,交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得分、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调查得分B组较A组提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中使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可降低交接缺陷的发生,提升交接班护士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危重患者交接质量。

  • 标签: 危重患者 I-PASS病情汇报模式 入院交接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交接ICU床旁交接班清单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院期间交接班记录400例,实施传统交班模式。再选取本院自2021年7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在院期间交接班记录400例,实施ICU床旁交接班清单,比较两组交班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护士交接班 床旁交接班清单 ICU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SBAR交接班模式应用于产科病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5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本组护理工作采用ISBAR交接班模式。另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5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期间的护理差错率、产妇投诉率、交接班用时、产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开展ISBAR交接班模式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显著高于未开展ISBAR的对照组的80.4%,p

  • 标签: ISBAR 交接班 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交接班体制是我国各大医院的护理管理体制的一项核心内容,其除了能够确保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发生差错,同时还需要避免出现各种医疗纠纷事故,怎样进一步规范交接班体制,完善其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是确保安全工作的基础,以下就护理交接班在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加以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探究过程,我们主要围绕ICU病室的病患进行相关讨论,分析无缝隙护理措施在病患运转交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计抽选190位病患,据悉,病患的抽选地点为我院,抽选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确定实验参与人员后,依照有无使用无缝隙护理策略这一原则进行分组,要求两组病患人数均等,均为95人。将采用无缝隙护理措施的小组称之为实验组,另外一组称之为对照组。从运转交接成效的角度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各自的运转交接有效情况,实验组的表现明显要比对照组更为出色(P<0.05)。结论:面对急诊ICU病患,在对其进行运转交接的过程,可以借助无缝隙护理策略,该策略的落实能够保障运转交接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 ICU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9月为对照组,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班班交接质量互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冰却护理质量指标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班班交接后,护理质量多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多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将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应用在护理人员的交接,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

  • 标签: 班班交接 质量互评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神舟十二号与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保障任务医疗卫生装备及药品交接实践,分析载人航天医疗保障任务条件对交接工作的影响,论述医疗救护分队轮换中卫生装备及药品交接的前期准备及交接组织和实施方法,总结交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载人航天医疗救护队顺利交接提供借鉴。

  • 标签: 载人航天 医疗救护 交接
  • 作者: 唐素侠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卷第8期
  • 机构: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321
  • 简介: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急诊科危重症患者90例,时间范围2020年1月至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各4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转运时间、交接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互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过程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危重症;ICU;院内转运;无缝隙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交接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对患者分组,参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研究组35例则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 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各转运环节消耗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交接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切实避免发生不良事件,能够大幅提高转运交接效率,更好的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 无缝隙护理管理 转运交接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病科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护士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200例脑病科患者分组(各组10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交接班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交接内容不全面、交接记录表不完整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信息质量、互动支持、行为规范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交接班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可显著减少交接缺陷及不良事件,提高交接班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SBAR沟通 脑病科 护士交接班 不良事件发生率 交接班时间 交接班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开展规范化交接班流程的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6月期间,未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护理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接收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选取2021年7月-12月期间,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护理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接收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护理期间,患者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规范化交接班流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床旁交接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4-2021.10期间,在我院PICU就医的重症患儿5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分别以常规模式及SBAR模式进行交班,统计组间病情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主诉诊断、既往史、病程辅助检查、存在风险、护理重点及治疗护理措施各项病情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以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能力,增强其对于患儿病情的掌握程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PICU 交接班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科医学护理交接采用SB 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通过设立护理专案小组,制定标准化表格、SBAR沟通模式和知识培训的方式展开,选择自2021年6月至7月198例患者交接班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8月192例患者交接班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对照组在护理中使用传统交接班方式,观察组使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士SBAR沟通模式知识知晓率、交接班时间以及护理交接班缺陷率。结果:在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以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提升,实验组护士SBAR沟通模式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交接班时间、护理缺陷明显有了降低。结论:在全科医学病房护理交接,通过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交班的质量,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在今后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全科医学 SBAR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21年5月-2021年6月180例急诊危重院内转运交接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满意度、确诊时间、转运时间、交接时间和抢救的时间、工作缺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负性心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确诊时间、转运时间、交接时间和抢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工作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院内转运交接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交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的运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危重转运交接患者74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转运交接方式,观察组(37例)予以ISBAR沟通模式,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1%,低于21.62%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患者 ISBAR沟通模式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方法:研究时间点2020年1月-2021年1月,此期间我院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未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选取期间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研究时间点2021年3月—2022年3月,此期间我院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选取期间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和转运交接记录单合格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交接缺陷和纠纷情况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的过程,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转运护理质量和转运交接记录单合格率,降低交接缺陷和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ICU患者 转运交接 无缝隙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BAR交班模型改良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交班模式,干预组给予患者基于SBAR交班模型的改良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事件、满意度及交接质量的变化。结果对急诊危重患者给予基于SBAR交班模型的改良模式后,干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投诉事件明显低于常规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交接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基于SBAR交班模型的改良模式后,能明显降低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交接时间,提高患者对交接护士的满意程度,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转运交接的投诉率,保障了交接质量与安全。

  • 标签: SBAR 交班模型 急诊危重患者 转运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