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戈谢病患儿进行伊米苷酶用药监测,对伊米苷酶替代治疗戈谢病短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方法对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规律行伊米苷酶替代治疗的6例戈谢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每3个月体检评估肝脾大小、记录骨痛等症状、监测血液学,治疗1年时CT评估肝脾体积、磁共振成像(MRI)评估骨骼受累情况、监测体质量及身高、SF-36健康调查表评估生活质量,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6例戈谢病患儿进行伊米苷酶替代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治疗3~6个月患儿肝脾均出现回缩,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上升。治疗1年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4.200,P=0.008),血小板较治疗前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60,P=0.073)。治疗1年行CT评估肝脾体积,肝体积缩小(22.10±15.28)%(t=2.725,P=0.042),脾体积缩小(47.10±18.42)%(t=3.162,P=0.034);身高增长(6.17±2.86) cm(t=5.286,P=0.003),体质量增加(4.08±2.01) kg(t=4.975,P=0.004)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489.35±103.99)分比(632.75±73.34),t=5.740,P=0.002]。治疗1年仍有1例间断诉骨痛,2例MRI进展,考虑可能与观察时间短及用量不足有关,3例MRI与治疗前无变化。结论伊米苷酶替代治疗儿童戈谢病短期可纠正血细胞减低、肝脾大,身高、体质量出现增长,生活质量改善,骨骼受累短期改善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5例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患者,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完全流产31例,不全流产2例,胎儿停育1例,流产成功率为91.2%,对照组31例患者中,完全流产23例,不全流产5例,胎儿停育3例,流产成功率74.2%。结论对于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疾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伊沙佐米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时间基准,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10例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例,参照组5例。研究组给予伊沙佐米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治疗效率。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接受长期酶替代疗法(ERT)的Ⅰ型戈谢病(GD1)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自199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ERT且配合调查的成人GD1患者共2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应用SF-36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3例男性患者和9例女性患者,中位年龄41(24~52)岁,中位发病年龄6(1~38)岁,开始接受ERT的中位年龄为26(6~41)岁。68.2%的患者常居于我国欠发达城市,86.4%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77.3%患者个人年收入低于3万元。基于SF-36健康调查量表,尽管GD1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平均接受16(7~22)年ERT,但其生存质量与代表中国正常人群生存质量的对照组相比仍较低。脾脏切除史是影响患者躯体健康的不良因素(P<0.05)。开始ERT时年龄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健康水平(P<0.05)。心理健康不受脾脏切除史、骨受累等因素影响(P>0.05)。结论本中心GD1患者多生活于欠发达地区,学历及收入水平较低。脾脏切除史及开始接受ERT年龄是影响GD1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即使接受长期ERT,GD1患者的生存质量仍低于健康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伊托必利联合复发阿嗪米特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31例,伊斑膦酸钠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帕米膦酸二钠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用药2~6个周期。观察2组用药后止痛效果、骨修复、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第14天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87.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d伊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90.3%,帕米膦酸二钠组为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严重程度与骨质损害呈相关。结论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伊托必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4周后消化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伊沙佐米全口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伊沙佐米全口服方案,即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Rd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疾病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T)。结果:结果显示,40例患者PFS为18至22个月;OS为24至36个月;ORR为50%至70%;DOT为10至18个月。结论:伊沙佐米全口服方案(IRd方案)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具有较长的PFS、OS及较高的ORR和DOT。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复发难治,15例初治。治疗方案包括ID(伊沙佐米+地塞米松)、IRD(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ICD(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分析复发难治、初治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发难治患者总反应率(ORR)达52.9%(9/17),其中6例完全缓解(CR),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部分缓解(PR)。硼替佐米难治者的ORR为40.0%(4/10)。可评估疗效的初治患者ORR为100.0%(14/14),其中9例CR,2例VGPR,3例PR。32例患者治疗后,2例(6.2%)患者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1例带状疱疹、1例血小板减少),所有患者在以伊沙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中均未发生Ⅲ~Ⅳ级周围神经病。结论伊沙佐米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阿嗪米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1例呕吐,症状较轻,停药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腹泻,1例头晕,1例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米曲菌酶联合伊托必利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82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41例。其中,使用伊托必利辅助治疗的为参照组,应用米曲菌酶辅助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生活质量呈相近水平(P>0.05),接受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于研究组方案下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两种方案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较为轻微,且发生几率均较低,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米曲菌酶联合伊托必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的质量,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观察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居家治疗多药耐药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接受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化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38例,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多药耐药的复发难治MM患者中,伊沙佐米联合全口服方案的总体反应率(ORR)为36.8%,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23.7%,完全缓解(CR)5.3%。伊沙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IRD)方案组ORR为41.7%。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 5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期为 7.5个月。伊沙佐米联合全口服方案二线治疗有效缓解率为50%,三线治疗有效缓解率为40%;四线及以上有效缓解率仅为12.5%。硼替佐米耐药组的有效缓解率达29.0%,来那度胺耐药组的有效率较高38.0%,而双重耐药组的缓解率仍达到了21.4%。伊沙佐米治疗中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8例),主要血液学毒性为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降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和腹泻。在多药耐药复发/难治MM患者治疗上,以伊沙佐米为主的全口服方案居家治疗具有可靠的疗效及安全性。首次复发和二次复发使用明显优于4线以上治疗的晚期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及加用伊替米贝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者均接受6周以上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随后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伊替米贝10mg治疗4周,4周后复查ox-LDL及各项血脂指标。结果与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相比,伊替米贝10mg+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后TC降低了15%,LDL降低了16%,ox-LDL降低了18%,apoA1/apoB升高了10%。由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ox-LDL的降低与LDL-C的降低相关(r=0.48),与TC、HDL的改变无相关性。结论伊替米贝与阿托伐他汀联用能明显降低血浆TC、LDL、ox-LDL,且ox-LDL的降低程度LDL-C的降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