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抢救车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优化策略展开探究 ,望能为抢救车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 。 方法: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7 月本院护理部对抢救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三级护理质量 的不断完善和控制,急救物品进行统一设置,药品放置需绘制示意图,建立药品有效期列表和封条管理,并标识方法,通过专管专用和定期的检查,以此了解药品的供应情况,提升药品合格率。 结果:在实施抢救车管理之前,急救物品完好率为 91.63% ,但是实施抢救车管理优化之后物品完好率升至 100% 。在实施抢救车管理优化之前病患满意度为 93.54% ,但是实施之后病患满意度升至 98.93% 。 结论:在抢救车管理之中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十分便于抢救 。这不仅仅节省了抢救时间,还有效的提升了病患满意度和物品管理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优化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治工作中的实践价值。方法:本院在2018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患者7200例,随机筛选出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管理)与实验组(优化管理),20例/组,对比2组的管理效果、医院感染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管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明显优于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实验组的医院感染5.00%明显小于对照组15.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对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来说,选择优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显著,能够大大地减少医院感染率,且增强临床护理质量,是一个不错的临床管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技术类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现存问题,为优化改进当前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月,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19级和2020级43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3个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对学生第一学年必修课程平均加权成绩和专业分流结果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评估学生专业选择情况。结果381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249人(65.4%)认为大类培养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专业分流提供帮助,217人(57.0%)对大类招生政策缺乏了解;285人(74.8%)对于大类培养课程设置表示满意;105人(27.6%)在专业分流后感到焦虑和沮丧,而且认为没有分配到理想专业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平均加权成绩分别为(82.56±2.94)分、(79.15±4.17)分,2020级学生成绩分别为(83.30±2.61)分、(79.29±2.93)分,2个年级的各专业学生间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9级与2020级专业分流第一志愿报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5.3%(119/215)和40.7%(88/216),其他专业报名比例均低于30.0%。各专业学生成绩和志愿分布结果显示,专业分流开始出现冷热门分化趋势。结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可加速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需要加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宣传力度,增加专业引导,建设学生专业分流后心理辅导,探索新的用于专业分流的评价机制。
简介: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的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