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心源性胸痛患者应用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3 月广东省东莞塘厦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胸痛病患者 140 例,根据患者诊断需求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70 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诊治。比较 2 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和首次心电图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 < 0 . 01) 。观察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组 (P < 0 . 01);2 组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对心源性胸痛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能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利于后续尽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心理情绪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本院急诊治疗的108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优化的急诊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收集并分析两组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急诊护理情况、不良事件出现概率、负面情绪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概率:100.00%(54例),抢救失败概率:0.00%(0例)。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概率:92.59%(50例),抢救失败概率:7.41%(4例)。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概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经过优化急诊护理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有明显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源性胸痛53例(69.74%),非心源性胸痛23例(30.26%);结论导致胸痛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在治疗期间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治疗方式,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根本。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胸痛患者在急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126例急诊胸痛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主要病因,临床诊治方法等对面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有14例非心源性疼痛,112例心源性疼痛,分别占11.11%和88.89%。占比最高的患者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分别有60例(占47.62%)和46例(占36.51%)。治疗后,有55例患者治愈,53例患者好转,18例患者无效,1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应结合其症状和病史研究,与检查结果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使患者明显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比较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基本情况,总结急诊救治的结果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确诊为心源性胸痛65例(63.73%)、非心源性胸痛37例(36.27%);心源性胸痛患者的男性占比、平均年龄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胸痛患者(P<0.05)。本组患者的急性胸痛伴随症状以憋气(28.43%)、胸闷(22.55%)、心悸(15.69%)等为主;急诊诊断准确99例(97.06%),1例主动脉夹层和2例心肌炎误诊为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抢救成功100例(98.04%),2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梗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急性胸痛患者病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多数为心源性胸痛,临床急诊救治中应高度重视病因判断、准确评估患者病情、针对性采取救治方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诊胸痛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入院,按照以半年为时间节点均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时间(开始治疗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P<0.05)。满意度观察组97.14%相比对照组85.71%有对比差异(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抢救质量,缩短急诊抢救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