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的可行。方法以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10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 2019年 1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1月,均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共检出 81例( 81.00%),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共 65例( 65.00%)。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T段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的相关。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佩戴雅培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的男性T2DM患者8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评分将患者分为非ED组(148例)、轻度ED组(319例)、中度ED组(144例)和重度ED组(202例)。读取FGM生成的血糖波动指标,包括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变异系数(CV)、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itc回归分析血糖波动指标与ED的相关。结果(1)随ED严重程度增加,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MBG)、CV、SD、MAGE均呈增加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3~108.791,均P<0.05);而TIR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3.078,P<0.05)。(2)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TIR与IIEF-5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1,P<0.05),CV、SD、MAGE与IIEF-5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53、-0.370和0.288,均P<0.05)。(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TIR是ED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β′=0.736,P<0.05),且在纳入分析的因素中影响意义最大。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发现,TIR与ED各阶段之间仍存在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T2DM患者血糖波动指标与ED存在相关,且TIR低下与ED独立正相关,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合并ED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波动 目标范围内时间 勃起功能障碍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糖控制策略对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0例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血糖控制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波动度以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高血糖指数(HGI)、72 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和血糖变异系数(GluCV)分别为(69.34 ± 13.97)U、(4.14 ± 1.27)h、0.94 ± 0.30、(8.20 ± 1.06)mmol/L、(1.95 ± 0.35)mmol/L、(0.74 ± 0.27)mmol/L、35.10 ± 13.03、(22.49 ± 6.92)%,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8.99 ± 11.46)U、(5.80 ± 2.05)h、2.27 ± 0.62、(8.30 ± 1.18)mmol/L、(2.32 ± 0.52)mmol/L、(1.15 ± 0.59)mmol/L、42.06 ± 17.09、(26.54 ± 5.1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HGI和GluSD、MAGE、GluC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50%葡萄糖救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糖控制策略能使胸外科术后应激高血糖患者更快、更安全地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且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风险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 胸外科手术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方法以冠心病患者 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均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参照组)、实施动态心动图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有效提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实施动态心电图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了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诊治的 70例患有冠心病的病患者统一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讨论对象,列为实验诊断组。回顾的分析患者其个人基本信息和患病情况,为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进行探究,对于本次实验当中的所有病患者则选择动态心电图的诊断路径对其展开诊断,诊断方式顺利结束之后,医院需要科学的分析并统计实验当中全部病患者其诊断完成后呈现的诊断效果。结果:本次实验诊断模式完成以后,医院依据本次实验各项信息数据的结果显示,实验诊断组的病患者其呈现缺血性 ST 段改变者存在 67例,总占比为 95.71%,其中,有症状者存在 20例,无症状的患者存在 50例, 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病患者的满意度信息调查方面,实验诊断组患者在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之后,病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也较高。讨论: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来诊断患有冠心病的病患者其无症状心肌缺血方面,可以显著的诊断出病患者的心肌缺血,进而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救治,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应用价值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与高血压( EH)患者夜间收缩压( SBP)波动程度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110例 EH-OSAHS患者,分为 AHI>30组 27例, AHI16~30组 38例, AHI5~15组 24例, AHI<5组 21例,对比各组夜间 SBP波动指标和 PSG监测参数,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HI>30组、 AHI16~30组、 AHI5~15组 SBP上升指数、上升平均值和快动眼睡眠期 SDs明显高于 AHI<5组(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氧减指数为影响呼吸相关 SBP上升指数因素( P<0.05)。结论: EH-OSAHS患者的夜间 SBP波动程度提升,间歇低氧血症在其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EH OSAHS 脉搏波传导时间 SB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形成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CIMT增加(>0.9 mm)的T2DM住院患者810例,其中CIMT增加已形成斑块的患者521例(有斑块组),未形成斑块的患者289例(无斑块组)。通过多普勒超声测定CIMT颈动脉斑块;采用床旁快速血糖监测的结果,计算入院前3 d内血糖水平标准差的平均值来评估血糖波动水平。记录所有受试者血脂、血压、血糖、HbA1c、吸烟及饮酒史、病程、年龄、性别、家族史、双侧颈动脉血管超声等情况,利用单因素分析研究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估血糖波动水平对CIMT增加的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与无斑块组相比,有斑块组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病程长/短比更大,而舒张压更低(χ2/Z/t=-7.977、-2.870、-2.217、-2.378、22.346、-2.192,P均<0.05);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血糖波动水平与CIMT增加进展至斑块之间具有相关(χ2=9.263,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62,95% CI:1.043~1.080,P<0.05)、性别(OR=1.602,95% CI:1.085~2.366,P<0.05)、病程(OR=1.609,95% CI:1.098~2.357, P<0.05)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较大组(5 mmol/L≤SDBG<8 mmol/L)相对于血糖波动正常组斑块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IMT增加的T2DM患者其血糖波动水平与斑块形成明显相关(OR=1.835,95% CI:1.102~3.055,P<0.05)。结论血糖波动水平升高是CIMT增加的T2DM患者形成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大的血糖波动参与大血管病变的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源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ECG)或常规心电图( routineelectrocardiogram, rECG)的监测效果,旨在为临床上心血管源晕厥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源晕厥患者 27例,对全部入选者均行 rECG和 dECG监测(分为 rECG组和 dECG组),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模式的检出率和分析心血管源晕厥诊断结果。结果: dECG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 39.62%)和 rECG组( 35.85%)差异不显著( P> 0.05); dECG组心电图诊断结果和 rECG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对心血管源晕厥患者进行 dECG监测或 rECG监测在检出率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存在一定监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但 dECG的监测效果稍高一些。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考虑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心电监测方式。

  • 标签: 心血管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可行。方法以 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为 2019年 1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2月,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提高检出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多态影响药物敏感性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中的应用效果及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53.13±6.52)岁;病程(10.39±1.25)年。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54.85±6.59)岁;病程(10.58±1.31)年。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方案治疗,观察组用药前经同意抽取3 ml血离心送金域基因检测公司,测定2型糖尿病5种药物(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格列齐特、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基因敏感性,根据基因检测出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更换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评估,Pearson相关分析IGF2BP2基因多态与血糖波动的相关。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FBG、2hPG及HbA1c水平分别为(4.12±0.89)mmol/L、(5.92±0.73)mmol/L、(5.34±0.31)%,低于对照组的FBG、2hPG及HbA1c水平[(5.67±0.97)mmol/L、(9.67±0.96)mmol/L、(6.89±0.42)%](t=6.361、9.355、5.637,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IGF2BP2基因多态与FBG、2hPG及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693、﹣0.712、﹣0.834,均P<0.05)。结论根据2型糖尿病药物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效果,且与血糖波动存在相关,能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 血糖水平 IGF2BP2基因多态性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 2019年 1月 -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 2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的将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 1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观察组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同时重视动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例数、院外带入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院内发生压力损伤 /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 /压力损伤危险患者例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可降低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损伤的治愈率。

  • 标签: 动态评估 防治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双源CT大螺距头颈心血管双期扫描在心率波动患者中应用的可行,并评价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率波动大于3次/min的79例患者。按照检查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40例):注射1次对比剂,采用大螺距双期模式行头颈心CTA一站式扫描(第1期图像为Single A组,第1、2期结合图像为Double A组);B组(39例):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头颈CTA减影扫描和冠状动脉CTA回顾心电门控扫描。对图像资料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等客观评价指标,记录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组与B组对比剂用量。结果Single A组、Double A组和B组间的头颈CTA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满足诊断需求;3组间的冠状动脉CTA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gle A组评分最低,Double 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均满足诊断需求。Double A组为双期结合、择优评价图像。头颈CTA检查3组间CT值、SD值、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Single A组与Double 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Single A组、B组和Double A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CTA检查3组间的CT值、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间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ouble A组的有效剂量(2.66±0.92)mSv较B组(4.94±1.70)mSv降低46.15%。A组对比剂用量为(57.60±5.46)ml,较B组(103.10±3.17)ml降低4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55,P<0.01)。结论多层双源CT大螺距双期扫描在心率波动患者的头颈心血管一站式成像中具有可行,能以较低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量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脑血管循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心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自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 93例参与此次研究,所纳入对象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阴性率为 25.81%,阳性率为 74.1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阴性率为 9.68%,阳性率为 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8.2888, P=0.0039)。动态心电图各项心律失常症状的检测效果均优于均常规心电图,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态心电图 ULF检测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7888, P=0.0235), 2种检测方式 VLF检测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6342, P=0.0381), LF检测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6335, P=0.0069), HF检测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3372, P=0.0491)。结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种类以及心肌缺血程度等方面的诊断中价值较高。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至 2020年 2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患者 ST段的位移指标情况和诊断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和诊断总体有效率。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下移幅度较大,下移持续时间观察组较小(P< 0.05)。观察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诊断总体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突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且诊断总体有效率较高。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无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断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 50例,其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 30例),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 20例)。两组均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 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持续时间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日间起始心率、夜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状态,对患者的全天心率有检测作用,可为其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在本院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选择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常规心电图数据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数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和满意度评分。 结果: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检出阳性 35 例( 58.33% ),阴性检出 25 例( 41.67% );观察组检出阳性 57 例( 90% ),阴性检出 3 例( 1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对于提升临床在诊断正确率有及机制作用,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症状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冠心病诊断应用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糖尿病冠心病患者 40例为对象,视为研究组,以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 40例为对象,视为参照组,均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诊断疾病,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糖尿病性冠心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采取针对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及依从分析。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 80例分为两组各 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监测时间、监测控制目标、监测结果及监测注意事项、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中,配合针对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监测认知状态及依从,对疾病控制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糖尿病 血糖监测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