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脑心多泰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及辅助治疗,实验组病人则接受脑心多泰胶囊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其临床效果更好,有效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体症的相关评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满意度更好。结论使用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可以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比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的内中膜、血瘀斑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劲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动脉内中膜增厚率91%,粥样血瘀斑块发生率74%;对比组动脉内中膜增厚率71%,粥样血瘀斑块发生率4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94例有内中膜增厚的情况,其中90%发现有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比组内中膜增厚率为50%,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占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有极大可能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两者可能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血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83例气虚血瘀型CIS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成药龙血通络胶囊,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颈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 Vs 85.37%)高于对照组(x2=4.034,P<0.05);治疗前两组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动脉EDV、RI、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DV、PSV大于对照组,RI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05)。结论:龙血通络胶囊治疗CIS血瘀证患者的疗效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微循环障碍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虫通络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服的奇偶数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服用五虫通络胶囊,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在疗效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分值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I指数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五虫通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是通过比较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复发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情况(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斑块类型、斑块指数)和血脂水平,从而发现两组患者的联系,为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2周,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同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患者、胆汁淤积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心房纤颤患者、发病前4周有感染史患者、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以后循环梗死为主的患者、脑动脉畸形患者、脑出血、TIA患者。将全部病人分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复发脑梗死患者各3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匹配,两组的吸烟、饮酒史均有可比性。用SPSS10.0统计包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斑块类型、硬化程度及血脂水平。结果1.复发组与初发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情况(1)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有斑块者37例,斑块发生率为61.67%,其中复发组27例,占检出斑块者72.97%,初发组10例,占27.03%;检出软斑13例,占检出斑块者35.14%,硬斑16例,占43.24%,复合斑8例,占21.62%;斑块发生在双侧的25例,占检出斑块者67.51%,发生在左侧4例,占10.81%,右侧9例,占24.32%;其中CCA起始段7例,占检出斑块者18.92%,ICA起始段14例,占37.84%,分叉处16例,占43.24%。(2)初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病人斑块类型比较,两组斑块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再发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较初发组有显著差异(P<0.01)。2.初发型和复发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超声和血脂指标的关系(1)初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病人IMT、血清学检测指标相比较,IMT、TC、TG、LDL-C、HDL-C、ApoA1.ApoB无显著差异,而Lpa、ApoA1/ApoB有显著差异(P<0.01)。(2)把研究对象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IMT增厚组,比较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对其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三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与斑块的发生,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与IMT增厚、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关系。2.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LP(a)血浆水平升高和ApoA1/ApoB比值降低密切相关,LP(a)、ApoA1/ApoB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措施在确诊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治疗的160例确诊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设置各8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计划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与之相对照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护理。结果分析两组在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的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实验组的优势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实际意义。结论值得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其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