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X线平片、双排螺旋CT分别运用于胸部创伤诊断过程中的效果情况。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接收并行对应治疗的64例胸部创伤病人为对象,全部病例对象均接受X线平片、双排螺旋CT两种检查,并对照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此次调查的64例胸部创伤病人中,45例胸骨及肋骨出现骨折,27例气胸,15例血胸,12例血气胸,11例肺损伤,7例膈肌损伤,23例肺不张。X线平片的诊断总正确率是80.00%;双排螺旋CT的诊断总正确率是92.14%,两者对照,双排螺旋CT的诊断总正确率更高(P<0.05)。结论和X线平片检查相比,双排螺旋CT用于胸部创伤检查诊断中,可取得更高诊断正确率。但临床中需按照病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X线平片可作为常规检查的首选方式,对于病情复杂者需联合CT开展检查,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精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排痰与辅助机械排痰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住的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翻身、雾化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叩击排痰法进行排痰,观察组治疗同对照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量,对比两组患者排痰前后SaO2、PaO2、呼吸频率变化,对比护士的疲劳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痰量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O2、PaO2、呼吸频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SaO2、PaO2、呼吸频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对照组护士的疲乏度明显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辅助机械排痰具有振动频率高,力度均匀等优点,排痰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叩击排痰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SaO2、PaO2,与呼吸频率,而且不需要人工持续操作,降低了护士的疲乏度,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双排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择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患者均行双排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达到 100% ,比螺旋 CT 单独检查、 X 线平片单独检查高( P<0.05 )。 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双排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保证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重要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在患指伸屈双位状态下,行针刀排切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因各种损伤因素引起的手指弹响、伸屈困难的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鳞选本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骨科、疼痛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手指弹响、伸屈困难的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60人62指病例,运用在患指伸屈双位状态下,用左手作为压指,触压固定好突起结节病灶部位,右手作为刺手从定位点入针刀,行针刀排切加药物注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在诊治的60例患者中,治愈60例61指,好转1例1指,有效率达100%,治愈率98.4%。结论对于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中后期,患指出现弹响,伸屈困难的病例,在分别在手指伸屈双位法定位,运用切刀行排切联合药物注射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无一例合并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双源CT64排普通胸部扫描与Flash扫描的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64排普通扫描组和Flash扫描组,进行胸部扫描并详细记录患者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模式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00例病人两组间的年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ash组扫描时间对比普通CT组扫描时间缩短了65.12%;两种扫描方式的检查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sh扫描技术不仅使时间分辨率得到提高,还使辐射剂量得到显著降低,对于不合者的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患者提供了新的扫描模式。
简介:目的:探讨双低剂量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在慢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以及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脑血流灌注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诊为缺血性脑病并经MRA/CTA证实为单侧MCA狭窄患者38例,对照组为脑动脉正常者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20排CT双低剂量方案行全脑灌注检查,同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ROI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LY)。采用Kendall’stau_b秩和检验评价脑动脉狭窄程度、脑血流灌注情况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①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的程度无相关性(P=0.313)、与患侧灌注减低程度无相关性(P=0.848);②患侧灌注异常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呈正相关(P=0.000);③MCA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出现梗死的单双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3,P=0.003)。结论: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脑灌注血流量降低程度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体外振动排痰和传统人工拍背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拍背排痰,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机振动排痰,两组均护理10d,比较两组排痰护理后患者的肺部湿啰音、痰量、颜色等。结果两组护理前痰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痰液量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变白时间及痰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体外振动排痰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拍背排痰,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患者乐意接受,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的100病例(心率>65次/分钟)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50例,按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总注射量为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总和,其中对比剂和生理盐水比例为73,总注射量=扫描采集时间×流率+20ml,流速与体质量指数(BMI)相关,BMI<19,流速为4.5ml/s,19≤BMI≤25,流速为5.0ml/s,25<BMI≤30,流速为5.5ml/s;对照组50例,按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剂90ml,生理盐水40ml,速度5.0ml/s;比较两组对比剂用量及胸部CTA图像上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患者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中,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均>300HU,均满足诊断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两组间平均对比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士9.2mlvs90士0ml,P<0.01)。结论个体化对比剂结合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128排双源CT胸痛一站式检查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配合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三组,一组设为对照组1(n=30),单独雾化吸入治疗,二组设为对照组2(n=30),单独振动排痰机治疗,三组设为实验组(n=30),联合雾化吸入与振动排痰机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每日排痰量、SpO2及住院时间,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联合雾化吸入与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振动排痰与传统叩击排痰效果比较。方法本文以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及传统叩击排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排痰,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SpO2、呼吸次数、排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振动排痰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叩击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