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口钢板内固定同时一期植骨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术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结果25例取得8~32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全部切口一期愈合,疗效按Sanders关节评分法评定优17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结论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获得即刻的稳定性,可早期积极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双钢板 双切口 植骨
  • 简介:2013年8月,笔者有幸与温州市其他几家医院同仁共25人前往台湾和医院进行为期2周的参访学习与交流。虽然只有短短2周时间,但和医院为此做了详细的安排,有理论授课,有根据每人专科特点下病房跟随护理长实行一对一辅导。现将2周的学习与交流心得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 护理 见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1]分型V型9例,Ⅵ型7例,均采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Merchant[2]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固,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胫骨平台 复杂骨折 双切口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接受源CT二代成像扫描技术,对照组接受16排螺旋CT成像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扫描值、扫描成像噪声、扫描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对比两组图像治疗评估数据,研究组的颈动脉CT扫描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扫描成像噪声低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脑血管显示效果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研究组的CTDIvol、DLP以及E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源CT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中,扫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辐射剂量小。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脑血管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102例胎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龄<37周,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500g者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出生顺序无关(P>0.05),而阴道分娩组后出生胎儿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先出生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龄≥37周,单个胎儿体重≥2500g,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应综合考虑孕妇及胎儿多种因素,最终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双胎妊娠 阴道分娩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解剖型平行钢板、垂直钢板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肱骨髁上骨折的46例患者,将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给予解剖型平行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解剖型垂直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应用解剖型平行双行板治疗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术后恢复更好。结论解剖型平行双行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型平行双钢板 解剖型垂直双钢板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期置换侧髋关节在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22例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11例病例,两组均为22个髋关节,其中观察组采用同期置换侧髋关节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输血量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置换侧髋关节术在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期置换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成立心胸外科以来,共收治右室出口45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密切监测循环功能的变化,防治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对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术后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积极预防和处理肺高压危象;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肺部并发症。2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随访1个月-1年,心功能恢复良好,仍在随访中。

  • 标签: 右室双出口 肺动脉高压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神经源性膀胱长期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报告本院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并肾重度积水患者诊疗经过一例。结果行导尿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出院。结论神经源性膀胱远期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肾积水,造成肾功能损伤,当原发病因不明确或无法治愈后,可以行导尿治疗,缓解病情,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双肾重度积水 导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硫仑反应不同的治疗方法,论证纳洛酮在硫仑反应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71例硫仑反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脱敏,补液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额外加用纳洛酮,统计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洛酮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硫仑反应行之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放式前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治疗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诊的36例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例患者行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手术,观察组18例患者行开放式后路无张力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5.6%(10/1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1.1%(2/18),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后入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疝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后侧颞骨纵形骨折致侧周围性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外伤后侧颞骨骨折致侧周围性面瘫并至少行一侧面神经探查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伤致颞骨骨折后侧面瘫的原因及特点,对比术前与术后、术侧与对侧面神经功能及听力的恢复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5例车祸伤、1例坠落伤、2例头部挤压伤,8例中有5例外伤后有颅脑损伤及昏迷史。所有患者外伤当天或清醒后即发现面瘫,颞骨CT显示侧纵行骨折,术前侧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Ⅴ~Ⅵ级;3例听力正常,1例侧传导性聋,4例有高频感音神经性聋。8例患者共11耳行面神经减压术,传导性聋患者同时行听力重建术。术后随访至面神经功能正常或1年以上,面神经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传导性聋患者听力提高约30dBHL。结论车祸是造成颞骨骨折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原因。面神经减压术能提高外伤后即发性面瘫患者的预后,颞骨骨折引起的传导性聋可同时重建听力。

  • 标签: 双侧 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 面神经减压术 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高压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为ICU重症患者进行置管和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科于2013年10月10~2014年7月期间收治了12例有需求进行超声引导下留置腔耐高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患者,在耐高压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配合下,观察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12例患者成功上臂置管,常规维护,并发症少。结论PowerPICC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快速输液、长期静脉治疗、多通道给药、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全面要求,达到"多通道,一针式"完成ICU危重症患者静脉治疗目的。

  • 标签: PowerPICC ICU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改良钢板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传统的单侧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进行检查,观察组优良率达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口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恢复的患者下肢力度,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 双钢板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