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上气道形态学及咽喉反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284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201例,年龄18~60(32.70±7.74)岁。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234例)和非肥胖组(50例)。根据PSG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OSA组、中度OSA组、重度OSA组、极重度OSA组。分别对比各组患者嗜睡和咽喉反流问卷调查、电子鼻咽喉镜、PSG的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非肥胖OSA组对比,肥胖OSA组舌根淋巴组织增生情况较严重,Muller试验显示腭咽平面左右向心性塌陷更严重(χ2=16.13,P<0.001),肥胖OSA组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及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的评分分值更高(U=3 575.50,P<0.01;U=3 126.50,P<0.05)。随着OSA严重程度的增加,RSI及RFS分值增加。肥胖OSA患者以阻塞性低通气为主,快动眼睡眠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高于非快动眼睡眠的AHI,平均血氧饱和度较非肥胖OSA低,最低血氧饱和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肥胖OSA患者腭咽平面阻塞主要表现为咽侧壁狭窄,舌咽平面主要表现为舌根淋巴组织增生,肥胖患者的咽喉反流明显增加,OSA会增加肥胖患者的咽喉反流。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唇腭裂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21名上颌发育不足的唇腭裂术后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cleftlipandpalate,UCLP)患者进行前方牵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21名相同年龄分布的暂时不能进行前方牵引治疗的UCLP患者做为对照,分别于首诊及一年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21个项目的头影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或观察后颅面形态与上气道的变化,并探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治疗或观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前方牵引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SNA、A-TFH、OJ、A-Pg增大,SNB、P-TFH减小、下颌平面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经过前方牵引上气道鼻咽宽度增大(PNS-Ad1,PNS-Ad2,OAW1)分别为(1.79±0.89)mm,(1.76±0.94)mm和(1.79±0.69)mm而上气道中段和下段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患者气道的变化与上下颌骨的变化相关.结论前方牵引治疗后唇腭裂患者上气道上段宽度增加,前方牵引对唇腭裂患者上气道宽度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微量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因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射频导管球囊注气组45例和射频导管球囊注水组35例。对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脱点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治疗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结果注气组和注水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GER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气组的脱点率0.36%(13/3 600),注水组的脱点率为0.32%(9/2 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手术时间较注气组短[(35±7.4) min比(45±8.6)min, P<0.05]。注水组复苏时间较注气组短[(10±3.4)min比(30±14.2)min, P<0.05]。结论微量射频消融治疗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法和注水法相比较,有效性一致,但注水法可避免呛咳,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药行气那尼花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了94例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随机分配为两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作为对照组,行气那尼花颗粒治疗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维药行气那尼花颗粒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效果更好,患者的生化指标与生活质量等也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维药行气那尼花颗粒应用在门诊消化系统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嗳气、腹胀、胃疼等症状,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应用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后气道吸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50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时间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每日吸奶量和呕吐次数及气道吸入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吸奶量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气道吸入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应用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可以增加患者每日吸奶量减少呕吐次数,降低气道吸入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