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保温袜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体温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入选84例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体温管理,试验组则在常规体温管理基础上全程使用自制保温袜,使用一次性体温探头动态监测患者的肛门温度,记录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1 h(T2)、手术开始后2 h(T3)、手术结束(T4)、入复苏室即刻(T5)、气管拔管后即刻(T6)以及拔管后1 h(T7)时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体温变化,记录术中体温低于36℃的发生率及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寒战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记录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性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T7时间点,试验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T2:(36.5±0.5)℃比(36.3±0.3)℃、(36.6±0.6)℃比(36.2±0.4)℃、(36.6±0.6)℃比(36.2±0.4)℃、(36.6±0.6)℃比(36.2±0.4)℃、(36.6±0.6)℃比(36.2±0.4)℃、(36.6±0.5)℃比(36.2±0.3)℃,t=2.229、3.514、3.823、3.790、3.722、4.408,P=0.029、0.001、0.001、0.001、0.001、0.000];对照组患者术中低体温(<36℃)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47.6%(20/42)比21.4%(9/42),χ2=6.372、P=0.012)];试验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4%(9/42)比59.5%(25/42),χ2=12.649、P<0.001]。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日及术后炎性感染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保温袜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体温保护效果较好,可降低老年患者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便携式管腔内窥检测仪并评价其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查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的500件手术管腔器械分别进行三种清洗质量的检查,A组150件使用白通条检测法;B组150件使用白纱布检测法,C组200件使用自制便携式管腔内窥检测仪检查法,管腔器械清洗方式均为手工清洗加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比较三组检查方法的试用范围及清洗效果不合格检出率。结果:三种检测方法总体存在统计学差异(2=22.642,P<0.001)。白通条法和白纱布法不合格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制便携式管腔内窥检测仪与白通条法、白纱布法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便携式管腔内窥检测仪适用范围广,精确度高,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可作为管腔器械的日常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鼻自制咽部给氧导管供氧对扁桃体手术患儿安全窒息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手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 ~ 6岁,体重10~20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n=30):经鼻自制咽部给氧导管供氧组(NO组)和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行面罩通气,当呼出气氧浓度(CETO2)达90%以上后移除面罩。NO组经鼻置入自制给氧导管至口咽部,连接湿化瓶并经其提供10 L/min的纯氧直至气管插管成功。患儿置入可视喉镜进行检查,以模拟困难气道。当SpO2≤95%或安全窒息时间达600 s时停止窒息观察,快速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记录安全窒息时间(移除面罩至SpO2降到95%的时间)、停止面罩通气时CETO2和停止面罩通气后SpO2最低值。分别于入室时、窒息开始即刻和气管插管成功即刻,记录HR和MAP;于窒息开始即刻和气管插管成功即刻记录SpO2和PETCO2,计算PETCO2升高速度,同时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记录置入自制咽部给氧导管时鼻腔出血、鼻腔干燥和术后咽部不适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O组安全窒息时间延长,PETCO2升高速度降低,停止面罩通气后SpO2最低值升高,气管插管成功即刻HR增快,MAP、SpO2和PETCO2升高(P<0.05),停止面罩通气时CETO2和各时点胃窦部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组患儿置入自制咽部给氧导管时均未见鼻腔出血、鼻腔干燥和术后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鼻自制咽部给氧导管供氧可延长扁桃体手术患儿安全窒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对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影响,为完善住培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国310所住培基地的15 830位带教教师,使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在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的胜任力分别进行评价。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与预期评分,采用Marginal Homogeneity检验比较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结果住培初期,住院医师的治疗决策、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患者转运与交接、本专科基本操作、告知坏消息、临床教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7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1(1,2)分,其他8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2(1,2)分;住培结束时,住院医师的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2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3(3,4)分,其他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3,4)或4(4,4)或4(4,5)分,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均高于住培初期时的带教教师评分,如接诊患者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4,4)分和2(1,2)分(χ2=107.81,P<0.001)。结论经过住培,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无论住培初期还是住培结束时,大部分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仍然低于预期评分。因此应当加强医教协同,进一步设计好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制度衔接,确保住院医师在进入住培基地时和离开住培基地时均能够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收的行TKA的患者10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59.78±5.64)岁,给予患者强化肌力训练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61.12±5.23)岁,给予患者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受试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6 min步行测试(6MWT)情况及膝关节置换术后评定量表(HSS)评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TE发生率为1.85%(1/54),明显低于对照组12.96%(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85±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9±1.43)分,6MWT为(530.64±40.73)m,明显长于对照组(493.77±38.9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力、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屈曲畸形评分分别为(8.94±1.05)分、(18.40±3.26)分、(13.76±3.04)分、(8.93±1.38)分、(8.99±1.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2±0.95)分、(16.37±3.02)分、(11.69±3.17)分、(8.11±1.42)分、(8.45±0.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疼痛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联合“321”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TKA患者下肢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减少VTE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产力异常分娩产妇)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产妇总产程时间指标(7.69±2.48)h低于对照组(10.22±3.04)h,(p<0.05);观察组中产妇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其产程时间,降低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