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治时血脂水平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9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人群血脂合适水平与异常分层标准,按初治时血脂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血脂水平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29例SCLC患者中,初治时总胆固醇<5.2 mmol/L 90例(69.8%),≥5.2 mmol/L 39例(30.2%);甘油三酯<1.7 mmol/L 95例(73.6%),≥1.7 mmol/L 34例(26.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27例(20.9%),≥1.0 mmol/L 102例(7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 90例(69.8%),≥3.4 mmol/L 39例(30.2%)。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与SCLC患者的体质指数有关(P<0.05)。SCLC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临床分期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5个月,明显长于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的患者(8.8个月,P=0.024)。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2个月,虽长于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的患者(15.6个月),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SCL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初治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SCLC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是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水平升高提示疾病进展快,预后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治时血脂水平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9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人群血脂合适水平与异常分层标准,按初治时血脂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血脂水平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29例SCLC患者中,初治时总胆固醇<5.2 mmol/L 90例(69.8%),≥5.2 mmol/L 39例(30.2%);甘油三酯<1.7 mmol/L 95例(73.6%),≥1.7 mmol/L 34例(26.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27例(20.9%),≥1.0 mmol/L 102例(7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 90例(69.8%),≥3.4 mmol/L 39例(30.2%)。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与SCLC患者的体质指数有关(P<0.05)。SCLC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临床分期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5个月,明显长于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的患者(8.8个月,P=0.024)。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2个月,虽长于初治时甘油三酯≥1.7 mmol/L的患者(15.6个月),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SCL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初治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SCLC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初治时甘油三酯水平是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水平升高提示疾病进展快,预后差。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众多,包括局部治疗(如手术治疗、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身治疗手段(如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如何根据患者病情作出正确选择是很棘手的问题。本文从脑转移的相关预后因素、脑转移传统基本治疗手段分类、新兴的治疗手段对初治脑转移治疗模式进行综述,并归纳出如何根据现有的证据为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眼底照相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临床初筛中的应用价值,为脑小血管病在基层社区临床初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患者36例(72眼)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60眼)同期同年龄层非脑小血管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眼底血管改变和颈动脉斑块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眼底动静脉交叉征率(77.78%vs23.33%)、眼底血管改变总发生率(88.89%vs56.67%)、眼底动脉硬化3级比例(30.56%vs0)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03,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眼底动静脉交叉征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ratio,OR)10.67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2.943~38.742,P〈0.001]。观察组中有眼底血管改变者32例,无眼底血管改变者4例,有眼底血管改变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斑块数均较无眼底血管改变者高(P=0.010,P=0.013)。结论本研究中半数以上脑小血管病患者出现眼底动静脉交叉征,数字眼底照相技术或可作为脑小血管病在基层社区临床初筛常规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肾脓肿患者88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肾镜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2.1±7.1)min、住院时间(5.5±1.2)d、术中出血量(13.2±3.2)ml,对照组手术时间(55.3±10.2)min、住院时间(8.5±1.5)d、术中出血量(55.6±9.5)ml,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穿刺术治疗肾脓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发Vogt-小柳-原田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评价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初发Vogt-小柳-原田病的治疗过程,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进行OCT、FFA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应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后,后部葡萄膜炎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及时的控制,OCT提示神经上皮脱离逐渐平复,直到完全恢复正常,FFA提示视网膜荧光渗漏逐渐减轻至消失,视力明显提高,部分恢复正常。对本组病例中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不当的VKH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糖皮质激素规律性使用对初发Vogt-小柳-原田病治疗有效,不容易复发。FFA、OCT对疗效评价、病情追踪、指导用药以及视力预测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