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所选择的角膜塑形镜基弧区设计不同进行分组,非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非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在戴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测量2组患者在5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和角膜的高阶像差(HOA)、球差(SA)、彗差、三叶草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值(SR)等。取左眼数据用于统计分析。组内戴镜前后波前像差及MTF、S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各项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与戴镜前相比,2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眼和角膜的HOA、SA、彗差均增加,SR、MTF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球面组、非球面组戴镜后角膜的三叶草差均较戴镜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01;t=-3.41,P=0.002)。组间全眼HOA、S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01;t=2.13,P=0.038;t=4.51,P<0.001),组间角膜HO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06;t=2.69,P=0.009);组间其余像差和SR、MTF改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基弧区的不同设计影响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相比于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患者配戴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质量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9年收治的3例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的CD5- CD10-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老年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脾大和血细胞减少,均在骨髓或淋巴结中发现CD5- CD10-单克隆B淋巴细胞。综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2例患者诊断为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患者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脾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特征、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与其他CD5- CD10-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仔细鉴别。新一代基因突变高通量检测和表达谱分析有助于不典型疑难病例的精准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区设计及剂量学参数。术前结合腺样囊性癌病理学特点对不同复发部位设计靶区范围,处方剂量为100~120 Gy,术后验证靶区范围与剂量学参数。随访统计局部控制情况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为腮腺浅叶区10例,腮腺深叶区7例,颅底区及乳突颌后区复发各4例。中位植入粒子数量为59颗,粒子活度18.5~25.9 MBq,植入后验证所有患者均实现植入前靶区设计范围,D9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与植入前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和61.5%,不同部位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通过结合病理学特点及复发部位优化靶区设计,合理准确应用达到剂量学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诊断的提高和现代放疗新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肿瘤脑转移(BM)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潜在放疗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逐渐受到重视。全脑放疗(WBRT)作为BM患者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因其放疗后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而备受争议,而海马区转移瘤的发生率及该部位放疗受损所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推动了海马保护性WBRT (HA-WBRT)新技术的开展。本文将讨论HA-WBRT的可行性并总结近年来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海马在恐惧学习和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病生机制的关键脑区。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PTSD患者海马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然而海马亚区改变仍不明确。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PTSD患者海马角和齿状回萎缩,患者再体验症状可能与齿状回神经发生减少导致的模式分离功能障碍有关。儿童PTSD患者海马角和齿状回变化不显著,海马前下托萎缩最明显,这可能导致恐惧消退和情景记忆缺陷。PTSD患者海马体积改变或具有一定性别特异性偏侧化现象。脑功能研究结果表明PTSD患者海马亚区功能连接选择性损伤,与默认模式网络中关键脑区连通性降低。文章从脑影像学角度系统综述PTSD患者海马亚区结构和功能连接改变,以期促进对PTSD致病机制的理解,识别海马亚区的治疗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时受区血管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对24例拇指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甲瓣或甲瓣联合其他组织游离移植再造,其中趾-指动脉的短血管蒂移植吻合7例,跖背-虎口区动脉的中血管蒂移植吻合12例,足背-桡动脉的长血管蒂移植吻合5例。甲瓣供区全部行皮瓣修复,岛状皮瓣修复7例,游离皮瓣修复17例。结果术后24例再造拇指和24例供瓣区皮瓣均存活。2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再造的拇指功能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供足恢复良好,远期随访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无糜烂破溃。手部受区与足部供区的切口小,远期随访瘢痕小且隐蔽,外形良好。结论根据不同大小的甲瓣,分别合理设计切取短、中、长血管蒂,与受区相应的血管吻合,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减少供受区损伤。利用虎口区动脉作为中血管蒂甲瓣的供血动脉,血供可靠,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黄斑孔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山西省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单眼外伤性黄斑孔48例(48只眼)作为临床试验组,其对侧健眼48只眼作为对照组。根据治疗方式,将试验组分为药物治疗亚组15例(15只眼)和手术亚组33例(33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手术亚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和气体填充术。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间治疗后视力、黄斑孔愈合情况,黄斑中心区的视网膜无血管区面积(CMAZ),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BFA)与密度(CBFD)。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黄斑中心区浅层的CMAZ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45,P=0.051),试验组黄斑中心区深层的CMAZ大于对照组(t=2.362,P=0.034);CBFA及CBFD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t=-1.235、-2.076,均P<0.001)。药物治疗后3个月,黄斑孔闭合者15只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者33只眼。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药物治疗亚组、手术亚组及对照组比较,黄斑浅层CMAZ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25、8.354,P=1.332、3.547);黄斑深层CMA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78、16.498,P=0.042、0.049);药物治疗亚组与手术亚组CBFA及CB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42.336、19.372、39.497,均P<0.001);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CBFA、CBFD均与视力呈正相关(r=0.843、0.342,均P<0.05),对照组CBFA、CBFD均与视力无相关性(r=-0.029、-0.122,P=0.956、0.344)。结论视网膜深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在外伤性黄斑孔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作用,CBFA、CBFD与治疗后视力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切除率:57例(65.5%)全切除,14例(16.1%)次全切除,16例(18.4%)大部分切除;住院时间14~98 d,平均29 d;并发症:脑神经受损30例,脑干受损2例,术后出血4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4例,垂体受损1例,死亡1例;预后及随访:术后1个月KPS评分超过60分68例,超过80分66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超过70分74例,超过80分72例。术后12个月KPS评分超过80分78例。随访6~120个月期间死亡3例;6例未全切除脑膜瘤术后1~6年复发,4例未全切除神经鞘瘤术后1~8年复发,2例垂体瘤腺瘤术后13个月及16个月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软骨肉瘤、3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期间病灶未进展。其余病例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或复发。结论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合理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入路,以及具备精准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