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估上颌非对称旋转在矫正平面偏斜不对称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总结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平面偏斜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拍摄术前螺旋CT及术前、术后头颅正位片,术前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手术,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不对称旋转上颌平面,并将模拟数据用于手术中。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术后面部外形差异。结果32例患者面部形态及功能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软硬组织取得良好对称性,面部外形协调美观。术后双侧上颌骨高度差异[(0.6±0.5)mm]小于术前上颌骨高度差异[(4.7±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72,P〈0.001)。术后平面偏斜度[(0.5±0.5)°]小于术前平面偏斜度[(4.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4,P〈0.001)。术后非对称率[(0.7±0.6)%]小于术前非对称率[(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0,P〈0.001)。结论(1)数字化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能够模拟手术过程,设计手术方案,重建术后软硬组织形态并指导正颌手术的准确截骨;(2)上颌非对称旋转能够矫正上颌平面偏斜畸形,达到面部软硬组织对称协调,改善面部不对称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平面内技术组(A组)和平面外技术组(B组)。记录两组总穿刺时间,穿刺尝试次数,第一次成功率,第一次成功者穿刺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穿刺时间(172±2)svs.(168±3)s和穿刺次数2(1,2)vs.1(1,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相比,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76%vs.60%),第一次成功穿刺时间短于A组(94±1)svs.(106±2)s,穿透法例数多于A组(40%vs.20%),动脉周围血肿发生率多于A组(20%vs.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平面外桡动脉置管技术与平面内技术相比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所需操作时间更短,但穿透法发生率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规划结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下肢复杂多平面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4例下肢复杂多平面畸形的患者资料。男1例,女3例;年龄12~65岁,平均28.8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薄层(1 mm)CT扫描,通过CT数据进行个性化术前规划和模拟,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为术中提供截骨导向。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60.0 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5.0次。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8.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个月。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分别为55.8、80.5分,术前、术后HSS评分平均分别为61.0、80.8分,术前、术后VAS评分平均分别为3.8、1.0分。术中依据手术导板做到了精准截骨,导板在应用过程中未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下肢全长X线片显示力线良好,无畸形复发,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截骨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肢多平面畸形的患者,术前进行个性化手术规划,可以准确计算出截骨的相关参数,并借助3D打印的截骨导板结合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做到精准矫形,术后获得良好的疗效,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简介:摘要在单馈点背腔环形缝隙天线阵中,对单环进行了研究复现,并对双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以此分析环数的增加对天线功率和增益的影响,并验证了分析多环的一种简便算法。在数学建模部分,应用矩量法计算出了口径场分布和方向图,并推导出了增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超声引导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置术的优越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使用平面内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使用平面外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Ⅲ组使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Ⅲ组穿刺点个数、试探次数、成功刺入颈内静脉时间、总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成功率高、试探次数低、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最佳策略。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都是心理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心理疾病有较好的干预和康复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心理咨询、干预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游戏、绘画等治疗手段的运用,可弥补语言作为中介的治疗手段的不足,并带来良好效果。上述两种手段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中有相通之处,均为立足于分析心理学去探索无意识水平,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笔者从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的产生历史、理论基础、操作过程、治疗机制、使用人群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这两种治疗手段的异同点,以进一步指导实际工作中治疗方法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幼年耶稣的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设计观察性研究背景通过已发表的编目和谷歌,搜索大量公元1400—1550年期间弗莱芒画派(Flemish)、莱茵画派(Rhenish)和意大利学院派画家绘制的幼年耶稣画作。研究样本302幅文艺复兴时期描绘幼年基督的画作(来自19位画家)。主要结局指标巴宾斯基征的定义为婴儿大脚趾张开幅度超过30度。还应注意来自足底的刺激。结果在302幅绘画中,有90幅绘画(占比约30%)中出现了明显向上张开的脚趾。在由Rogier van der Weyden, Hans Memling, Martin Schongauer和Matthias Grünewald创作的幼年基督的作品中,有超过60%出现了巴宾斯基征。甚至在3幅画中,婴儿的两只脚都出现了巴宾斯基征。在90幅绘画的48幅中(占比53%)可观察到婴儿的脚底受到刺激。在所有Andrea del Verrocchio, Leonardo da Vinci和Giorgione的画作中,都有两只脚出现巴宾斯基征的圣婴形象。画中是否出现巴宾斯基征和画家所处的时代并无关联。结论与幼年基督的绘画中出现巴宾斯基征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为:婴儿脚趾张开的生理现象;15世纪的画家们对于基督裸体的描绘;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对解剖结构精确的观察;以及一些莱茵画派和弗莱芒画派画家对于准确细节的追求。而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们,无论是否为矫饰主义者,都倾向于理想化人体结构,所以不会在他们的画中再现巴宾基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