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骨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疾病,但其致病基因和相关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查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核心基因,以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表达谱芯片GSE55235下载自GEO数据库,原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出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例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和10例健康对照组滑膜组织纳入分析。使用P〈0.05和|logFC|〉2作为阈值,我们从表达谱数据芯片GSE55235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我们筛选出骨性关节炎OA的核心基因IL-6和VEGFA。结论IL-6和VEGFA基因可能是骨性关节炎的核心基因,这些基因和其相关通路可能是骨性关节炎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简介:目的构建HCV感染相关干扰素IFNL4蛋白融合His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在293-T细胞中表达后进行初步纯化鉴定。方法采用PCR法从含人IFNL4基因序列的质粒pFC14A-p179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将其定向连接到pcDNA3.1-His真核表达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以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培养72h后裂解细胞,采用抗His-Tag抗体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FNL4-His,转染后经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20kDa位置有目的蛋白条带,大小与目的蛋白相符。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HCV感染相关IFNL4与His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鉴定其工作良好,为后续对干扰素在HCV感染及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简介:目的:研究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临床表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4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芯片为研究平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PRAM1基因在多种AML亚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正常人干细胞表达芯片,研究PRAM1基因在各阶段血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验证临床样本表达芯片结果,并找到可以上调PRAM1基因的药物。结果:首先发现PRAM1基因在inv(16)AML中表达最高,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在其他类型中表达基本一致。依据美国NCCN指南,利用基因突变分类,PRAM1基因在伴发CEBPAdm突变的AML(cytogeneticallynormalAML,CN-AML)中高表达,而且PRAM1基因的高低表达可以对CN-AML进一步分层,且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有统计学意义;其次PRAM1基因在成熟细胞和粒单祖细胞中表达较高。地西他滨和西达本胺可以上调PRAM1基因,其中西达本胺的效果较好。结论: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一定表达规律,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PRAM1基因高表达是CN-AML预后较好的标志。PRAM1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中表达较高,而且西达本胺可以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因而可作为治疗靶点。
简介:目的骨肉瘤是一类发生于骨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当前其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环状RNA(circRNA)已被证实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以通过分子海绵机制吸附miRNA进而调控关键基因表达。本研究拟通过查找骨肉瘤circRNA表达谱芯片,并分析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潜在调控机制,预测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查找circRNA芯片表达谱,通过GEO2R对芯片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筛选出的上调和下调表达最明显的circRNA各5个做内源竞争性RNA调控网络图,预测出潜在靶mRNA,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靶mRNA的功能富集情况。结果在骨肉瘤circRNA表达谱芯片(GSE96964)结果中,有110个明显差异表达的circRNA,包括8个明显上调和102个明显下调的circRNA,通过位点预测网站,在5个上调最明显的circRNA下游预测出127个mRNA,5个下调最明显circRNA下游预测出158个mRNA。OMICSbean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所富集的通路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110个明显差异表达circRNA不仅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与治疗的分子标志物,而且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潜在的调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中表达VEGFR-1的造血前体干细胞在肝细胞癌肺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2例肝细胞癌肺转移组织(研究组)、2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VEGFR-1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VEGFR-1的阴性表达3例,阴性率为13.6%,阳性表达19例,阳性率为86.4%;对照组VEGFR-1的阴性表达15例,阴性率为75.0%,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为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细胞癌肺转移中VEGFR-1呈高表达,分析VEGFR-1表达可谓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贲门腺癌中PPARγmRNA的表达,研究和贲门腺癌生物学特性间的相关性,探究PPARγ作为贲门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贲门腺癌组织中的PPARγ的表达量情况。结论(1)PPARγmRNA的表达在贲门癌组织中显著低于远端癌组织,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侵润深度相关(P<0.05)。(2)贲门癌的发生和进展可能与PPARγ其抗肿瘤活性丧失或减低相关。PPARγ可能是贲门癌的预后标志物,并作为贲门腺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简介:目的总结回顾手术切除Ⅰ~Ⅲ期胃癌的临床特点,研究胃癌、胃癌旁、胃正常组织TGF-β1的表达,探索能预测胃癌预后的临床及分子特征,寻找能够早期诊断及预测胃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分子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Ⅰ~Ⅲ期胃癌患者41例,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TGF-β1在胃癌、胃癌旁、胃正常组织的表达,探讨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与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结果TGF-β1在胃癌组织、胃癌旁组织、胃正常组织均有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0.73%、34.15%、51.22%。TGF-β1在不同临床特征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饮酒史患者高于有饮酒史患者(82.8%vs41.7%),肿瘤T分期T3~4期高于T1~2期(81.3%vs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DFS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93%与50%,P<0.05)。结论TGF-β1在胃正常组织阳性表达有助于诊断胃癌,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阳性表达者DFS生存率降低,预后不良。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滑膜肉瘤组织中关键lncRNA、microRNAs和mRNA,阐述其互相作用机制以及关键信号通路。方法通过GeneExpressionOmnibus(GEO)在线数据库检索并下载人滑膜肉瘤转录组数据,并应用基因本体论分析(Gene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s,ceRNAs)互作网络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4个数据集纳入本项研究包括GSE28866,GSE18546,GSE2719和GSE42977,包含21个滑膜肉瘤组织和56个正常对照组织,在这些数据集中共获取了1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119个差异表达的miRNA和1637个差异表达的mRNA。构建ceRNA调控网络并展示lncRNA-miRNA-mRNA之间的调控作用,发现6个lncRNA(RP11-123K19.1,RP11-261N11.8,MEG3,FOXD2-AS1,CTD-2228K2.7,LINC00982)和7个miRNA(hsa-miR-142-5p,hsamiR-548c-3p,hsa-miR-1224-5p,hsa-miR-133b,hsa-miR-206,hsa-miR-378-3p,hsa-miR-765)在滑膜肉瘤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KEGG分析示滑膜肉瘤病变与47个信号通路显著相关(P〈0.05),特别是癌症中转录失调的信号通路(P=5.56×10-8)。PPI互作网络分析展示了154种蛋白质,6种转录因子和10个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通过对在线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滑膜肉瘤的多个关键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被确认,有助于对滑膜肉瘤病变分子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90例,其中重度45例设为重症组;轻中度患者45例,设为非重症组。另选取45例同期体检健康患者,设为非感染组。观察3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体温水平。重症组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及非重症组患者WBC、hs-CRP、PCT水平及体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水平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与非重症组WBC、hs-CRP水平及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重症患者预后不佳、死亡5例,存活40例。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并对判断为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ECK、MMP-1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直肠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直肠癌组织和15例正常直肠粘膜组织中RECK、MMP-14的表达。结果RECK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直肠粘膜组织。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MMP-14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直肠癌组织中RECK、MMP-14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ECK、MMP-14可能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炎患者血清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病例78例,为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视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所接诊非心肌炎病例78例,为对照组。对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浆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观察可知,两组在血清BNP及cTnⅠ的表达水平上均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为(1089.64±10.34)pg/ml,治疗后为(214.57±2.57)pg/ml,P<0.05。血清cTnⅠ治疗前为(0.52±0.003)ng/ml,治疗后为(0.01±0.005)ng/ml,P<0.05。结论对于心肌炎患者通过对血清BNP以及cTnⅠ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帮助其确诊以及恢复情况监测均存在有重要意义,可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进行采用。可较为直观对其病症严重程度进行反应,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均存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