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横经席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横经席进行水分、总灰分和含量测定。以芦丁作为标准对照品,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显色,在500nm下测定吸光度,建立测定横经席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芦丁的浓度在7.678~46.068μ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34%)。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安全可靠性,与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各项数据对比,探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 Slicer印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简单安全可靠;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77例患者,分别为运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患者40例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37例,对比两种入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ODI和VAS均显著降低(t=0.000,P<0.05),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 t=0.690,术后VAS t=0.231,术后3个月VAS t=0.866;术前ODI t=0.979,术后ODI t=0.563,术后3个月ODI t=0.375,P>0.05);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术中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而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组在手术时长[15(14~16) min比22(20~24) min,t=0.000,P<0.05]、建立通道透视次数[5(4.00~6.00)比10(8.00~10.75),t=0.000,P<0.05]均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组;且术后X线回示骨水泥灌注位于椎体前缘正中线(35比5,t=0.000,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能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椎体侧壁组可使骨水泥推注椎体前缘且过椎体中线,生物力学更稳定,且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不易伤及脊髓,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在子宫肌瘤经皮微波消融(PMW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后PMWA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记录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实施成功率、不良反应及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救援镇痛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3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并行量化评估,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实施成功率100%,且术中、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术中5例(20.83%)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无需干预;4例(16.67%)患者出现中度疼痛,NRS评分分别为4分、4分、5分、6分,予以救援镇痛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均完成一次消融,无消融失败及二次消融者。术后部分患者有轻度疼痛,无需干预,且均于6 h内自然缓解。所有患者消融当天返回家中且对TAP联合宫颈旁阻滞镇痛效果满意度100%。结论超声引导下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应用于子宫肌瘤PMWA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9月到2022年5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改良纵切横缝术)和参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各为1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7.50%)与参照组(43.75%)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针对慢性肛裂患者,改良纵切横缝术能够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是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0例慢性肛裂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纵切横缝术,观察组采取的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愈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肛管直径明显增加,但是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愈合时间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结论 对慢性肛裂患者通过实施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患者预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设置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此时院内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04展开分析,以随机抽样分组法进行分组,52例/组,参比和实验两组的镇痛方案依次为静脉泵处理、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率。结果:经过处理后,实验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镇痛满意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研究麻醉处理的镇痛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镇痛满意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设置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此时院内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04展开分析,以随机抽样分组法进行分组,52例/组,参比和实验两组的镇痛方案依次为静脉泵处理、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率。结果:经过处理后,实验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的镇痛满意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研究麻醉处理的镇痛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镇痛满意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中国儿童横膈高度指数(diaphragmatic height index,DHI)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膈膨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膈膨升的52例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15.7个月,范围在2.0~132.0个月,将此52例患儿作为膈膨升组。收集同时期排除心肺疾病、脊柱侧弯畸形及无产伤外伤史儿童的胸部前后位X线片,共280例,作为正常儿童组,按年龄将280例儿童分为4个年龄段:①年龄<1岁儿童共80例;②1岁≤年龄<5岁儿童共68例;③5岁≤年龄<9岁儿童共56例;④9岁≤年龄<12岁患儿共76例。同时测定60例正常成年人的DHI,作为成人组。根据胸部X线片测量胸椎T10上下缘之间距离(vertebrae height,VH)和一侧抬高的横膈最高点与对侧横膈最高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iaphragmatic highest distance,DHD),按公式DHI=DHD/VH计算得出DHI值。数据间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结果①正常儿童组各年龄段DHI值分别为0.95±0.42(年龄<1岁),0.70±0.31 (1岁≤年龄<5岁),0.59±0.22(5岁≤年龄<9岁),0.65±0.28(9岁≤年龄<12岁),成人组DHI值为0.67±0.31。年龄≥1岁各年龄段正常儿童及成人比较,DH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值保持稳定。②膈膨升组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4.67±1.65)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DHI值(0.95±0.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3.35±1.09)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及成人组DHI值(0.65± 0.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52例膈膨升患儿中14例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反复感染患儿和偶发感染患儿的DHI值分别为4.25和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DHI值是一种评价膈膨升的客观指标,测量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用于临床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患者,选择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的效果。方法:取80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肛裂画着改良后括约肌切断手术,可促进疗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概率,缩短手术相关指标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肛裂切除术及纵切横缝术在治疗肛裂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肛裂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肛裂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疼痛率为3.1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4.01;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结论 纵切横缝术和肛裂切除术在肛裂治疗中效果显著,二者无明显差异,其各有优势,实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和意愿以及医院临床治疗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法,尽可能降低患者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肛裂切除术及纵切横缝术在治疗肛裂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肛裂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肛裂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疼痛率为3.1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4.01;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结论 纵切横缝术和肛裂切除术在肛裂治疗中效果显著,二者无明显差异,其各有优势,实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和意愿以及医院临床治疗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法,尽可能降低患者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部分文献和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毫针、电针、小针刀、刃针、毫火针等不同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结论: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