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BC)的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三种方法在单纯型黏液癌(PMBC)和混合型黏液癌(MMB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BC患者共103枚病变,依据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按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PMBC和MMBC两组,对病变的三种影像表现进行描述、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差异。结果X线摄影示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分类大部分为c类(55/76,72%);93%(71/76)病变表现为肿块: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楚、微小分叶或模糊的高密度肿块为主;有16枚病变合并可疑恶性钙化;有8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 72枚病变有69枚表现为肿块,T1WI以等、高信号为主(31/72,43%;36/72,50%),T2WI以较高信号为主(54/72,75%);边缘多为不规则和毛刺(53/69,77%);肿块强化以不均匀强化(32/69,46%)和环形强化居多(33/69,4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渐进型(41/72,57%)和平台型曲线为主(24/72,33%)。DWI上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信号略高于正常腺体。7例患者伴有皮肤增厚和乳头凹陷,8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合并多发肺转移。超声检查74%(72/97)病变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63枚病变(63/97,65%)可测及血流信号。有9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和超声显示PMBC与MMBC两组病灶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两组病灶血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C在X线、MRI及超声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全面认识和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并有助于PMBC与MMBC的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sarcoma,GS)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的粒细胞肉瘤住院患者,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14例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临床症状以肿瘤压迫所致肿胀、疼痛等非特异性为主。 8例患者行 DR检查, 1例检出; 10例行 CT扫描,病灶与肌肉密度比较均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较中心强化明显。其中 8例侵及骨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部分硬化灶( 25%); 9例行 MR平扫 ,与肌肉信号比较,不同部位的 GS呈不同的等、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内均存在无强化坏死区,且周边强化程度较中心区域明显。结论: G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并提示 GS的生长特性:( 1)病程发展迅速,呈弥漫性生长,边界不清,对邻近骨质呈包裹性生长趋势;( 2)病灶软组织成分 CT上呈等密度, MRI上 T2WI呈高信号, T1WI信号根据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3)病灶内多存在坏死灶,且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区域较中心强化程度高;( 4)可同时具有溶骨及成骨两种影像学表现,且骨质破坏程度与病程长短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突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4例肱骨髁上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86[33(22,48)]岁,髁上突位于左侧肱骨8例、右侧肱骨6例。14例患者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其中6例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测量和计算肱骨髁上突的相对长度比(肱骨侧位DR片髁上突长度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距肱骨内上髁的相对距离比(肱骨髁上突距肱骨髁上的距离绝对值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观察基底宽或窄、尖端指向以及有无骨髓腔与软骨帽。结果14例患者变异侧肱骨下段前内侧见骨性棘状物突起,相对长度比为0.44±0.13,距肱骨内上髁相对距离比为1.87±0.28,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为63.60°±21.20°。14例肱骨髁上突均为宽基底,前端尖细、指向内上髁,骨性突起的境界清楚,密度略低于或基本等同于骨皮质密度,未见软骨帽及骨髓腔。结论肱骨髁上突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距肱骨内上髁3~8 cm处肱骨下段前内侧,起源于肱骨骨皮质的鸟嘴状或棘状骨性突起,基底较宽,尖端较细并指向肘关节方向,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无骨髓腔与软骨帽。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pemphigus,Hailey-Hailey disease,HHD)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HHD家系中9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和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发病,皮疹表现为水疱和糜烂,部分患者伴瘙痒;皮疹分布于腹股沟、腋下、颈部和肛周等皱褶部位。3个HHD家系系谱分析显示HHD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结论HHD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模式,在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型有一定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 CT( Conebeam Compu Ted Tomo-graphy, CB 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 105名患者的 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 CB 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 CB CT上牙根折裂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性 49. 52%,女性 50. 48%;在 5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加,隐裂牙发生比例增加,其中 41~ 50岁发生率最高( 34. 29%),之后下降。 105例隐裂牙中有 5例发生在前磨牙区,其余均发生在磨牙区,其中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 59. 05%)。 105颗隐裂牙, CB CT检查有 16颗( 15. 24%)可观察到牙根存在不完全折裂,仅 4颗( 3. 81%)可见牙根完全折裂。其余 85颗( 80. 95%)隐裂牙牙根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隐裂牙好发于上下颌第一磨牙, CB CT检测下大多数的冠隐裂牙并没有发生牙根折裂。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毛发上皮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毛发上皮瘤患者23例,采集RCM、皮肤镜图像,对比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一致性。结果23例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9.5 ± 22.1)岁。组织病理特征:肿瘤界限清楚,周围有丰富的纤维基质;肿瘤团块为多数基底样细胞集合或相互交织的基底样细胞索,周边细胞呈栅栏样排列;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向毛乳头分化;可见不等数量的角囊肿。RCM特征:23例患者中8例可见真表皮交界处芽蕾样下延的条索状细胞,有栅栏样排列趋势;18例可见真皮层散在分布结节状似有分叶的瘤团,与周围组织无收缩间隙,呈扩大的低回声结构;16例瘤团周围有中高折光的无定形基质包绕;16例患者可见特征性的疑似原始分化毛乳头结构;20例可见清晰的角囊肿。皮肤镜特征:20例可清晰观察到珍珠白色、均质状结构,10例线状毛细血管扩张。结论毛发上皮瘤的RCM特征与组织病理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作为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30例(温州市中医院13例和温州市人民医院17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3例,女7例;年龄为(62±4)岁,年龄范围为27~78岁。患者行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由2位有>20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观察分析图像。观察指标:(1)CT检查情况。(2)治疗及术后病理学检查。(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CT检查情况:30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底部14例,胃体部10例,胃窦部6例;肿瘤呈椭圆形18例,不规则形12例;肿瘤呈内生型15例,外生型13例,壁内型2例。G1级神经内分泌瘤最大径为(6.8±1.6)cm,其中<5.0 cm 4例,5.0~10.0 cm 4例;G2级神经内分泌瘤最大径为(8.3±2.7)cm,其中<5.0 cm 1例,5.0~10.0 cm 4例,>10.0 cm 2例;G3级神经内分泌癌最大径为(17.8±2.2)cm,其中5.0~10.0 cm 6例,>10.0 cm 9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14例,浸润性生长16例。肿瘤边界清晰14例,不清晰16例。CT平扫检查结果示肿瘤密度均匀10例,密度不均匀20例。肿瘤实质部分呈等密度9例,CT值为(34.0±3.5)HU;低密度18例,CT值为(16.6±1.4)HU;高密度3例,CT值为(45.3±3.6)HU。30例患者中,瘤内见小点状或小类圆形坏死囊变灶21例;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犯10例;腹腔积液17例。CT增强检查结果示轻度强化12例,CT值为(56.5±6.3)HU;中度强化15例,CT值为(66.0±5.4)HU;明显强化3例,CT值为(76.6±5.8)HU。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23例。8例患者有迂曲血管。(2)治疗及术后病理学检查:30例患者中,10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4例无周围组织侵犯和转移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6例肿瘤直径<4 cm,无周围组织侵犯和转移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治疗。3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GNEN,其中G1级神经内分泌瘤8例,G2级神经内分泌瘤7例,G3级神经内分泌癌1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30例GNEN患者中,突触素阳性30例,嗜铬粒蛋白A阳性23例,细胞角蛋白阳性9例。(3)随访情况:3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0~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30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43.3%(13/30),其中G1级神经内分泌瘤、G2级神经内分泌瘤、G3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7和4/15。结论GNEN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病理学分级多见于G3级,以胃底及胃体部多见。CT检查结果示肿瘤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肿瘤易囊变,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肱骨远端的CT解剖形态学特征及性别差异,为肱骨远端植入物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中选取121例正常肘关节CT图像,于AW4.5工作站中进行重建和测量。通过屈戌轴和肱骨干确定冠状面和水平面,与屈戌轴垂直的面确定为矢状面。于冠状面上测量肱轴角;取四个不同的矢状面测量肱骨小头高度、外侧滑车缘高度、滑车沟高度、内侧滑车缘高度;于水平面上测量肱骨小头宽度、肱骨小头前距、外侧滑车缘前宽、外侧滑车缘后宽、滑车宽度、内侧滑车缘前宽、内侧滑车缘后宽、滑车沟前后距、外侧滑车缘前距、外侧滑车缘后距、内侧滑车缘前距、内侧滑车缘后距、肱骨远端宽度。分析测量参数的性别差异、数据间的相关性及肱轴角与90°的差异。结果男性肱骨小头高度为(21.5±1.3)mm、肱骨小头宽度为(17.5±1.1)mm、肱骨小头前距为(10.8±0.9)mm、滑车宽度为(25.1±2.2)mm、滑车沟高度为(17.3±1.5)mm、滑车沟前后距为(17.5±1.4)mm、外侧滑车缘前宽为(7.7±1.2)mm、外侧滑车缘后宽为(12.5±1.6)mm、内侧滑车缘前宽为(12.4±1.6)mm、内侧滑车缘后宽为(9.8±2.0)mm、外侧滑车缘前距为(10.0±0.8)mm、外侧滑车缘后距为(16.3±1.4)mm、内侧滑车缘前距为(12.9±1.4)mm、内侧滑车缘后距为(13.2±1.4)mm、外侧滑车缘高度为(20.6±1.3)mm、内侧滑车缘高度为(25.0±2.4)mm、肱骨远端宽度为(42.6±2.5)mm,女性分别为(18.7±1.1)mm、(15.3±1.1)mm、(9.5±0.6)mm、(21.7±1.5)mm、(15.4±1.7)mm、(15.6±1.5)mm、(6.8±1.3)mm、(10.7±1.4)mm、(10.6±1.4)mm、(8.5±1.4)mm、(8.9±0.8)mm、(14.5±1.1)mm、(11.4±1.1)mm、(11.5±1.0)mm、(18.1±1.4)mm、(21.6±1.4)mm、(37.0±1.8)mm,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轴角(男87.4°±3.5°,女87.8°±3.3°)、肱骨小头宽度与肱骨小头高度比(男0.8±0.1,女0.8±0.1)、滑车宽度与肱骨小头宽度比(男1.4±0.2,女1.4±0.1)、内外侧滑车缘高度比(男1.2±0.1,女1.2±0.1)、内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内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4±0.1,女0.4±0.1)、外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3±0.0,女0.3±0.1)、外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除肱轴角外均与肱骨远端宽度呈正相关,随肱骨远端宽度的增大而增大(r值0.335~0.928,P<0.05)。肱轴角(87.6°±3.4°)与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P<0.05)。结论男性肱骨远端尺寸略大于女性,但形状无差异。关节宽度可以作为一个衡量肱骨远端大小的指标,肱骨骨干更偏向于桡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至29日温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采用SA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以发热(92.8%,52/56)、干咳(75.0%,42/56)和乏力(58.9%,33/56)为首发症状,少部分合并气促(25.0%,14/56)及咽痛(10.7%,6/56)。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学结果示,42例普通型患者中,30例(71.4%)两肺外带见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0例(23.8%)局部可见斑片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2例重型患者中,11例为累及多个肺叶(≥3)的斑片高密度影;2例危重型患者均表现为全肺叶累及的斑片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局部实变及纤维化明显。结论COVID-19患者早期表现为肺外带多发磨玻璃影改变,如出现肺叶实变及纤维化的增多,则提示疾病进展,肺叶实变及纤维化程度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胸膜腔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病死率高、预后差。不同地区、不同感染单元(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不同人群的胸膜腔感染病原学各有特点,因而了解胸膜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传统的胸水培养阳性率低,新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包括16S rRNA技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借助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胸膜腔感染的诊断率,有利于在感染的早期确定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胸膜腔感染的治疗包括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积极的引流治疗、胸膜腔内药物的应用以及内科胸腔镜或手术治疗等。研究表明,胸腔内注射脱氧核糖核酸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药物用于治疗胸膜腔感染显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胸膜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治疗新进展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胸膜腔感染的诊断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整形医院急诊面部外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查分析杭州整形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急诊治疗的9 002例0~15岁面部外伤患儿的资料。统计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后就诊时长、致伤原因、伤口部位、伤口类型、伤口长度、伤口深度、麻醉方式、术后抗瘢痕措施、术后瘢痕评估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结果本组9 002例患儿中,男5 593例,女3 409例,男女比例约1.64∶1;年龄(4.6±2.9)岁,最小为出生后1个月。将患儿分为5个年龄段:≤1岁、>1岁且≤3岁、>3岁且≤6岁、>6岁且≤12岁、>12岁且≤15岁,其中>1岁且≤3岁的患儿最多,共4 505例(50.00%);从1岁至15岁患儿数量依次呈递减趋势,年龄段越大,男性患儿比例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P<0.001)。患儿受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2:00和16:00-21:00,最容易受伤的时间段是19:00-20:00。从全年来看,12月份患儿受伤人数最多,共1 002例(11.13%)。患儿大多于伤后6 h内就诊,共8 846例(98.27%)。主要致伤原因为撞伤(摔伤),共7 786例(86.49%)。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主要是额部,在≤3岁、>3岁且≤6岁、>6岁且≤15岁3组中,额部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受伤部位构成比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2,P<0.001)。主要受伤类型为挫裂伤,共8 081例(89.77%)。受伤深度主要为中层(脂肪层、肌肉层),共5 262例(58.45%);其次为深层(软骨层、骨膜层),共3 601例(40.00%)。伤口总长度为(1.9±1.0) cm(0.2~15.0 cm)。麻醉方式主要是局部麻醉,部分采用静脉麻醉或全麻插管麻醉,共8 757例(97.28%)。术后随访7 465例,所有随访患儿应用整形美容技术一期或分期治疗,术后采用一种或联合多种抗瘢痕措施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术后感染8例,主要发生在动物抓咬伤、唇部贯通伤及被牙齿磕伤患儿,瘢痕增生28例,其余患儿均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儿童面部外伤有特定的发病规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儿童面部外伤后应及时到整形外科就诊,联合多种抗瘢痕治疗措施,将术后瘢痕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蹼的超声及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159例,术前行超声检查、主动脉弓上CTA,明确有无颈动脉蹼以及是否合并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蹼的位置、长度、厚度、伸入管腔的方向、回声、有无合并斑块或血栓等,与术前CTA检查结果对比。术后大体标本观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59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中22例经病理证实有颈动脉蹼结构,HE染色为广泛的内膜肌纤维增生及黏液样变性,其中18例颈动脉蹼底部合并斑块形成,4例合并血栓形成。术前超声诊断术侧存在颈动脉蹼结构17例,5例误诊及漏诊,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77%(17/22),特异性为98%(135/137),准确性为75%。术前CTA诊断术侧颈动脉蹼11例,11例误诊及漏诊,CTA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为50%(11/22),特异性为97%(134/137),准确性为47%。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蹼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CTA,能更好地显示颈动脉蹼结构及是否合并斑块或血栓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M患者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1例1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平均年龄34.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病程4~22 d。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AF、FFA检查。5只眼中,伴视盘血管炎1只眼,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明确诊断后未进行干预4只眼。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检查。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初诊时,BCVA分别为0.1、0.2、0.2、0.05、0.5;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为0.8、0.6、0.5、0.5、1.0。眼底彩色照相,初诊时,所有患眼黄斑区均有不规则圆形黄白色病灶,其中伴小片状出血1只眼,黄斑区假性"积脓"样改变1只眼。初诊后2~3周,黄斑区黄白色病灶、出血基本吸收。FAF检查,病灶中心呈"伪足"样弱荧光,周边围绕强荧光。FFA检查,早期黄斑区不规则强荧光,晚期荧光素积存。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只眼,晚期视盘荧光着染。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下腔隙可见局灶性强反射物质3只眼。初诊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RPE层顶端不规则强反射物质,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结构不清;随病程延长,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结论AIM以黄斑区视网膜外层炎症渗出性改变为主要特征;FFA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下盘状强荧光或多灶性弱荧光;OCT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以及外层视网膜和RPE改变,结构可自行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患者胸部 CT 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对 NCP 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 性分析本院目前收治已确诊 NCP 的 30 例患者完整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有无胸部 CT 异常,并对胸部 CT 异常阴影的病变分布、形态、密度、位置、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 胸部 CT 扫描发现 28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病变分布 : 单侧单叶 ( 右肺中叶 ) 病变 2 例 (7.14%), 单肺多叶病变 1 例 (3. 57%), 双肺多叶病变 20 例 (71.43%) ,双下肺病变 2 例 (7.14%), 双中下肺 3 例 72%) ;病变位置 : 病灶远离肺门 , 位于周边部位 15 例 (53.47%), 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 13 例 (46.43%) ;病变形态 : 病灶表现为斑片状、部分融合呈大片状 12 例 (42.85%) ,球形 11 例 (39.29%) ,两者都有 5 例 (17. 86%) ;病灶密度 : 磨玻璃样改变 11 例 (39.29%) ,实变 11 例 (39.29%) ,两者均有 6 例 (21.42%) ;病变分期:早期 11 例 (39.29%) ,进展期 13 例 (46.43%), 重症 4 例 (14.28%) 。结论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胸部 CT 影像表现 ;CT 扫描及影像分期有助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动态评估,可用于临床治疗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月23日至2月22日于瑞安市人民医院就诊且咽拭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74例COVID-19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检查图像特点。结果74例患者中,62例(83.8%)发热;59例胸部CT检查存在异常表现,15例CT检查无异常改变。从起病到CT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6 d。59例患者中,58例(98.3%)病变分布以外周为主,病变多发53例(91.4%),单发结节灶5例(8.6%);45例(76.3%)患者以磨玻璃影表现为主;病灶主要分布于肺部中下叶,共45例(76.3%);支气管充气征21例(35.6%),反晕征10例(16.9%);其他少见改变有小空泡征3例(5.1%),树芽征1例(1.7%),复查发现淋巴结增大2例(3.4%)。结论COVID-19患者的CT检查特征可在其早期诊断和随访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阐明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甲状腺癌的基因谱。本文对分化性甲状腺癌(DTC)形态学谱系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述。目前已有基因学数据揭示,DTC在体细胞突变负荷和肿瘤分化上呈特征性基因-形态学表型。这些新的发现,可进一步洞悉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效地将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和基因学特征相结合,以指导DTC的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肺部影像学特征,为新冠肺炎的诊治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27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分组,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指标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27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130例(占46.8%),女性148例(占53.2%);20~69岁人群占88.8%(247/278);有238例(85.6%)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病例来源以输入性病例为主(201例,72.3%),其中武汉输入89例,占全部输入性病例的44.3%。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男性构成比、年龄和基础疾病数均逐渐增加,且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发热、干咳、畏寒或寒战、疲倦乏力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与比例(NEU%)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更高〔WBC(×109/L):5.7±3.1、6.5±2.4比5.4±1.7、4.9±1.6,NEU(×109/L):4.4±3.1、4.9±2.5比2.8±1.2、2.9±1.3,NEU%:0.72±0.13、0.73±0.14比0.51±0.12、0.59±0.11,均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LYM)与比例(LYM%)、血小板计数(PLT)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更低〔LYM(×109/L):1.0±0.4、1.2±0.8比2.1±0.9、1.5±0.6,LYM%:0.21±0.11、0.20±0.12比0.40±0.11、0.32±0.11,PLT(×109/L):177.1±47.8、157.7±51.6比215.3±59.7、191.8±64.3,均P<0.05〕;危重型患者白蛋白(Alb)水平最低、总胆红素(TBil)水平最高,与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b(g/L):33.0±5.8比42.8±4.4、39.6±5.1、34.4±4.2,TBil(μmol/L):20.1±12.8比12.0±8.7、10.9±6.3、12.2±8.3,均P<0.01〕;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明显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LDH(μmol·s-1·L-1):5.6±2.2、5.0±2.9比2.8±0.9、3.3±1.2,cTnI(μg/L):0.010(0.006,0.012)、0.010(0.006,0.012)比0.005(0.003,0.006)、0.005(0.001,0.008),均P<0.01〕;重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轻型、普通型和危重型患者更高〔mg/L:43.3(33.2,72.1)比22.1(16.2,25.7)、29.7(19.8,43.1)、25.8(23.0,36.7),P<0.01〕,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更高〔μg/L:0.17(0.12,0.26)、0.13(0.09,0.24)比0.06(0.05,0.08)、0.05(0.04,0.09),P<0.01〕。典型的CT影像学特征为:普通型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重型主要表现为多发的磨玻璃影、浸润影或实变影,与普通型患者相比,其病灶增多,病灶范围扩大至双肺;危重型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实变伴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各叶可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大部分呈磨玻璃样密度,个别显示部分肺实变。结论男性、高龄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高危人群,应当密切关注其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风险;CT影像学特征可作为临床诊治方案中判断患者处于重型和危重型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