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运用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对罪犯服刑初期的情绪变化进行分析。2013年2月至6月,陆续选取符合条件的新入狱罪犯,按犯罪组和犯罪类型配对,每组120人,共计240个被试,进行第一次测验。一年后重测,了解不同犯罪组、不同犯罪类型入狱时和入狱一年后的情绪变化差异。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入狱初期,所有罪犯的自卑、抑郁、焦虑、强迫性、自主性、疑病症和自罪感都明显偏离了常模,但重新犯罪组无论是入狱初期还是入狱一年后,情绪都比初犯组稳定。犯罪类型之间情绪状态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抑郁、焦虑、自主性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监狱教育和心理矫治的对策。
简介:目的探讨渐次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分步修复稳定性结构在治疗肘关节骨折脱位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41例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术前评估,依据影像学评估骨性结构的破坏情况,判定肘关节失稳的主要因素,分主次、先后予以修复;术中评估,骨性结构修复后进行应力试验,评估关节囊韧带损伤情况分别予以修复。术后评估,评估肘关节整体稳定性,决定是否予以肘关节的辅助稳定,并及时予以康复锻炼,随访治疗效果。结果41例术前评估认定为复杂孟氏骨折10例;恐怖三联征14例;经尺骨鹰嘴前脱位9例;单纯冠状突骨折合并脱位4例;单纯桡骨头骨折合并脱位4例。术中评估,发现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者34例,其中23例骨性结构修复后肘关节仍失稳,并对其中的18例内外侧韧带损伤者实施修复。术后评估,进行骨性修复与软组织修复后,9例肘关节存在半脱位倾向与摇摆不稳,需要支具、石膏、克氏针等辅助固定。平均随访10.4个月,41例骨折均愈合。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肘关节功能评估表,优者12例,良者19例,可者7例,差者3例。结论渐次评估骨折脱位的肘关节稳定性,可以更全面地发现肘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从而能更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循环科治疗的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抽样分析,对临床采用的护理方案和取得的效果予以总结。结果抽取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从疾病构成上看初发劳累型、梗死后心绞痛、恶化老类型分别为50、20、12例,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分别为10例和8例。在对患者提供一般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前提下,结合病人状况给予优质护理,以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结论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心绞痛患者降低其内心的焦虑情绪,减轻胸痛症状;促进本病患者快速康复,最终改善其预后品质;各大医院可将该种护理方案予以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稳定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129例行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则采用角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能有效保持术后泪膜稳定性,减少术后不适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