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CEA表达与粘液表型,探讨CEA免疫表达及粘液表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诊断中应用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及阿尔新蓝(PH2.5)/希夫-过碘酸(AB(PH2.5)/PAS)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细胞CEA的表达及粘液表型。结果子宫内膜癌CEA阳性表达率22.7%(10/44),其中33例内膜样腺癌CEA阳性率18.2(6/33),高.中分化、低分化组CEA阳性率11.5%(3/26)、42.8%(3/7),P〉0.05,对应CEA(+)区AB(+)。浆液性乳头状癌CEA阳性率37.5%(3/8),对应CEA(+)区AB(-);2例粘液腺癌CEA(+),AB(+);1例透明细胞癌CEA(-),AB(-)/PAS(+)。结论CEA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是否功能性分泌酸性唾液酸粘液(AB+)有关;CEA免疫组织化学及粘液组织化学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运行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量。在检测前对适用于人体疾病辅助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1类、3类)和配套试剂进行性能验证。通过观察对照组织染色,结合抗体说明书对染色的客观证据(细胞定位、强度和/或数量百分比)及抗体的特征参数如克隆、特异度、敏感度、重复性等进行确认,证明抗体与预期用途相符合。遵循3类试剂持证检测、1类试剂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备案后采购使用的原则,对每次购进试剂均开展验证,保存好验证切片,记录试剂的有效起止时间及效期内性能评价等。对3类免疫组织化学试剂开展同步多组织(MTB)或芯片(TMA)对照验证,采用≥10例的样本进行临床用途确认。从检测全流程角度去验证抗体的合格性,保障免疫组织化学是在有对照组织的基础上开展的有效、可溯源的客观认证。
简介:摘要利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先进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组织化学结果与单染相比有差异,经过调整该双标技术相应的组织化学程序后可减少差异,从而实现EBE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的自动化,为病理诊断尤其是淋巴瘤病理分类提供快速、准确和稳定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成为助力软组织和骨肿瘤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研发出软组织和骨肿瘤基因改变特征性蛋白产物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替代相应分子遗传学检测,并对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对肿瘤靶向治疗和生物学行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共识总结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以指导和规范其在此类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式组织化治疗对卒中疗效与传统治疗比较又何改善。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的住院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组合式组织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对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出院时对住院总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合式组织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医疗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影响免疫组化学的染色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包括组织固定、切片、烤片、抗原修复和免疫组化染色等五个方面,该研究主要对不同的固定剂对染色质量的对比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其他的四个方面进行简明的比较和分析。结果Bouin液对SS和GAS的抗原性的保存较好,结果显示Bouin液保存的阳性细胞的平均数明显高于10%甲醛保存的阳性细胞数,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选择合格免疫组化试剂和染色方法,并设立实验对照样,采取严格实验操作,对该方法至关重要。结论选择合格和恰当的免疫组化试剂和合适的染色方法,并设立实验对照样,采取严格实验操作,才会得到合格的免疫组化的染色结果,才能是该方法更加可靠和精确。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A24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分化胃癌 32例,中、低分化胃癌 36例;经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对其 CA24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病理学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 CA242阳性率为 79. 2%。 显著高于异性增生和正常胃勃膜组织 (P<0.05), CA242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转移和患者的生存与 CA242关联紧密,进行检测的 CA242蛋白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参考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消化道活组织检查标本的临床临床意义。方法将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吗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4μm,HE染色。在作出HE切片的病理诊断后,我们把显微镜下认为可疑恶变的病例以及内镜下可疑恶变但HE病理诊断不支持的病例加以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进一步诊断。结果324例标本通过普通的HE制片进行常规的病理诊断,其中内镜诊断为良性病变的169例(第一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47例,恶性病变20例(其中有2例肠道息肉或腺瘤样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疑恶性病变4例;内镜诊断为恶性病变的155例(第二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18例(包括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可疑恶性病变12例。结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内镜咬检组织,特别是消化道的炎性、溃疡组织,配合以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进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使患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
简介:研究背景及目的:组织低温保存后产生的效应包括细胞间和细胞质的改变,这些转变被细胞骨架系统所介导。本实验目的旨在研究皮肤低温储存后表皮层β-肌动蛋白的变化,从而分析细胞骨架的低温生物学效应。材料和方法:从同一个体取标本后用5种不同的温度保存。分为新鲜组、4℃组、-20℃组、-80℃组和-196℃组。并在保存7天、14天、21天后进行实验观察,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首先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从形态学上观察β-actin的改变。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继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丝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两项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4℃组、-20℃组、-80℃组的β-actin表达均较新鲜组(P<0.05)下降,而-196℃组与新鲜皮肤组表达相似。结论:本实验表明皮肤组织的低温损伤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β-actin在该低温生物学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对61例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神经丛中NSE胞浆阳性深染的细胞和S100蛋白染色的细胞状“空白”区可特征性地提示神经节细胞的存在,在巨结肠患者标本中则缺乏此类表现。33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者,其手术切除标本经全层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巨结肠,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在直肠粘膜活检标本常规HE染色下诊断有疑问时,NSE结合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