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心肌损害的效果以及患儿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变化。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诊疗的小儿肺炎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病例数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维生素C)和实验组(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各60例,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K-MB、LDH-1、HBDB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K-MB、LDH-1、HBDB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CK-MB、LDH-1、HBD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心肌损害临床治疗中采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方案,搭配常规对症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FS)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17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为惊厥组,同期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变化。并将惊厥组分为四个亚组,单纯性热性惊厥(Simplefebrileseizures,SFS),抽搐时间〈5min的59例为甲组,5-15min的44例为乙组;复杂性热性惊厥(Complexfebrileseizures,CFS)患儿选取24小时抽搐〉2次以上,每次抽搐时间均〈5min的37例为丙组,至少有1次抽搐时间〉5min的32例为丁组。比较抽搐时间及抽搐次数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yocardiumbrain,CK-MB)、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actatedehydrogenaseisozyme,LDH1)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时间长、次数多的患儿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5)。结论:FS可有心肌损伤。患儿抽搐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损伤越严重。治疗FS同时应注意保护心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治疗中的辅助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心肌谱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磷酸肌酸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肌谱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肌谱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激酶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心肌酶谱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验心肌酶谱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采样进行心肌酶谱检测10987例次。回顾性分析,将心肌酶谱检验结果阳性者纳入阳性组,余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阳性2586例、阴性8401例。冠脉综合征OR=11.55,95%CI(1.8612~68.237)、慢性心力衰竭OR=1.765,95%CI(1.975~2.476)、水电解质紊乱OR=1.307,95%CI(1.486~3.576)、呼吸困难OR=1.196,95%CI(1.259~2.421)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但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干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