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其中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其中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围术期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原发性眼缺血疾病实质上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研究治疗领域里,成为热点研究项目之一。本文阐述了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的概念;分析了其血流图情况;综述了目前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等为靶标的治疗原发性眼缺血疾病药物和方法,其中以诊断和防治为研究着力点的研究,正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的重点,并在系列研究学者中,起到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发生脑缺血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儿童受伤之后会迅速出现较多轻微外伤和梗死症状,其中大面积梗死较少,多发生与基底核区,以小梗死或腔隙性梗死为主,并且大多意识障碍不明显,多为枕骨、仰面摔伤。在诊断时,排除外脑挫伤和外伤史之外,结合CT/MRI便可确诊。临床上治疗小儿脑损伤后脑缺血疾病大多采用抗凝、小剂量脱水、神经营养剂、解除血管痉挛、扩容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并且预后情况良好。

  • 标签: 小儿 脑损伤 脑缺血 研究
  • 简介:摘要原发性眼缺血疾病实质上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研究治疗领域里,成为热点研究项目之一。本文阐述了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的概念;分析了其血流图情况;综述了目前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等为靶标的治疗原发性眼缺血疾病药物和方法,其中以诊断和防治为研究着力点的研究,正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眼缺血疾病的重点,并在系列研究学者中,起到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诊断缺血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电脑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37例疑似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人37例作为对照组(体格检查包含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PI(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25例,检出率为67.5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检出率为75.67%;对照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3例,检出率为8.10%,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检出率为16.21%,在缺血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Vmean及PI指标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平均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脑病的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作出明确诊断,获得及时治疗,且疗效较满意。结论病理诊断有助于缺血脑病的早期确诊,为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提高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病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的56例缺血肠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8例,对照组有16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使用了常规护理,观察组有17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使用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临床治愈率是67.86%,观察组治愈24例,治愈率是85.71%,观察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14%,对照组是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缺血肠炎患者临床中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应该对其引起重视。

  • 标签: 缺血性肠炎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循环缺血眩晕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循环缺血眩晕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快速缓解,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对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缺血脑卒中组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HDL-C、apo-A显著低于正常值。对75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种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青年缺血卒中患者中前5位危险因素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其次是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结论青年缺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一级预防消除可控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中风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对比护理结局指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IS、ADL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象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中风早期康复中医方案可使患者获益,提高康复的效果。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早期康复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9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脑卒中效果确切,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溶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实施的静脉溶栓护理,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心肌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心肌病患者3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合理治疗及精心护理,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1~2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心律失常均消失,房颤患者平静时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min,轻微活动不超过100次/min。均未出现血栓性疾病,安装起搏器者,起搏器工作良好。结论慢性缺血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与病情及预后相关,通过医护联动模式可提高患者症状的缓解率及存活率。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自2016年5月开始至2017年8月结束,选取67例我科收治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n=33),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结果针灸治疗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缺血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总结防治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45例,纳入观察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其他类型癫痫104例,纳入对照组,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h内发作2.2%、24h~14日发作11.1%、2周~12个月73.3%、12个月以上13.3%。2周~12周缓解期以及康复期是癫痫发作的高峰时间段,特别是9个月~12月发生率较高。癫痫类型、癫痫病灶、发作形式、脑电图、伴随症状检出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额叶、全面性发作、发作时间≤1min为主、脑电图中重度异常、MRI检查阳性、难治性癫痫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脑卒中继发癫痫可发生在任意时间短,多数为迟发,癫痫病灶明确,且分布比较广泛,全面性发作比较多见,发病时间也相对较长,但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继发癫痫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方案制定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缺血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2)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MBI评分、FMA评分及GU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用于缺血脑卒中患者后,可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预后。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临床路径
  • 简介:1前言急性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1-2]。据统计,2013年中国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14.8/10万,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14.8/10万[3]。目前,急性缺血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急诊 系统建设 网络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缺血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对患者加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点,对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GCS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脑损伤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其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也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