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其特征是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的快速广泛坏死。疾病进展后期,容易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极高。本文报道的2例肢体NF患者,1例通过早期充分的外科清创及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因感染较重,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严重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其特征是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的快速广泛坏死。疾病进展后期,容易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极高。本文报道的2例肢体NF患者,1例通过早期充分的外科清创及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因感染较重,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严重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伤后期患者发生持续肿胀的可能性比较大,指的就是在由骨伤伤口愈合过程中因为骨膜生长导致受伤肢体一直肿胀的病。中医骨科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肢体损伤和内部气血损伤,从而导致血脉受损。受伤后出现气血瘀阻,脾气虚弱以及困阻脾阳等,最后肢端肿胀。肢端肿胀会对伤口愈合产生深远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症。因此,骨科医师非常重视这种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抽签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偏瘫 康复训练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58例,以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4w后肢体运动功能(以6min步行距离、MSA量表评估)、生活自理能力(以ADL量表评估)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MS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MSA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是较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采用。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偏瘫 康复训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58例,以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4w后肢体运动功能(以6min步行距离、MSA量表评估)、生活自理能力(以ADL量表评估)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MS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MSA评分、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应用康复训练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是较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采用。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偏瘫 康复训练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大部分幸存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肢体障碍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精神压力,还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近年来,康复医学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认为经康复干预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针对社区脑卒中肢体障碍及康复护理进展。

  • 标签: 社区 脑卒中 肢体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5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用传统辅助训练方式进行治疗干预,而观测组采用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测组患者平衡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机体功能分数评定上,观测组患者数据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都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阶段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的临床效果十分优秀,值得大面积推广。

  • 标签: 功能性刺激辅助肢体训练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律动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将 2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律动操的要求和步骤对患者进行指导锻炼,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康复锻炼,随访时间为 10 周,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和问卷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结论 律动操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律动操 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肢体痉挛三步法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康复护理中是否开展抗肢体痉挛三步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8例:未应用抗肢体痉挛三步法)与实验组(38例:应用抗肢体痉挛三步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4个疗程后Fugl-Meye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为(82.43±2.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肢体痉挛 三步法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患者女,47岁,因肢体麻木、疼痛10 d,加剧8 h入院。患者既往有“哮喘、鼻窦炎”史,入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CT平扫示副鼻窦炎及一过性细支气管炎,肌电图提示多发性单神经病,骨髓穿刺活检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骨髓象,确诊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经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好转。随后出现腹痛及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继续抑制免疫并抗凝治疗后好转。患者因头痛第3次住院,经腰椎穿刺术和头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等检查后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EGPA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嗜酸细胞肉芽肿 血管炎, 变应性肉芽肿性 动眼神经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患有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40例/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以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通过临床护理效果显示,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配合护理,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患儿进行分析,将其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肢体语言沟通的研究组,统计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应用,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有较高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躯体控制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Sheikh评分均增大(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Sheikh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减小(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躯体控制能力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益处较大。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时采取中医治疗方法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方法:在院内收治的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选取5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分别采取西医注射甘露醇及中医内服外敷的方式展开治疗。结果:经过试验所得,观察组所采取的中医治疗方法疗效较为显著,有效率92.6%远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时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且较为安全稳定。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折 肢体肿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