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后久咳的病因病机、法及辨证论等内容,提出在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黛蛤散和四逆散以调畅肝木气机,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中药可能通过Ca2+通道调节纤毛运动与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等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久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中医理论依据。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久咳
  • 简介:根据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机演变规律,从中医治疗学角度,提出了肾两虚是AS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蕴结是AS发病的关键环节,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是治疗AS的有效法。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显示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治疗AS有效,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脾肾两虚 痰瘀蕴结 益肾健脾 涤痰散结
  • 简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认为,多动症实证病位主要在心肝,虚证病位主要在肾,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可贯穿疾病始终。发病原因主要是家长期望甚高,学业负担过重,缺乏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身心得不到放松,积怨在心,久郁于肝,以致肝失调达,疏泄失常,疾病由生。加之患儿饮食多喜荤厌蔬,挑食偏食,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郁而化热,痰热胶结,扰动心肝,久之则肝之阴阳失调,疾病乃生。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风盛 痰盛 火盛 热盛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及分析,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抽取在我院2012年至2013年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静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得到的两组患者的疗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0例患者恢复的有34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26例,总有效率为65%,可以看出采用动静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由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采用动静法治疗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缺血性患者经济动静法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这说明采用动静法治疗缺血性脑病患者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动静并治法 缺血性脑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血管肉瘤属深部软组织血管肉瘤,原发罕见,笔者随访诊断一例,现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治经过进行报道,综合相关文献,对该病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血管肉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

  • 标签: 血管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利妥昔单抗导致的药物性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利妥昔单抗相关性药物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9例有发热,11例有呼吸困难,其中3例有轻度ARDS,5例有中度ARDS,1例有重度.大多数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弥漫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部分可见条索影,其中磨玻璃影在所有的患者均有看到。大部分患者均进行了3—9次的化疗,平均4.4个周期。末次输液至发病时间在2—21天之间。所有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好转,仅1例因重度ARDS死亡。结论利妥昔单抗导致的药物性损伤的诊断为排他性,及时诊断及时停用相关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必须的。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药物性肺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共收冶6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怖隐球菌病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41-64岁.平均(50±9)岁。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原发性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6例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人参健脾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功能、BODE指数。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胆固醇较常规组明显增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0.05)。2组患者治疗后SGR0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伙0.05)。2组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改良呼吸困难量表(mMRC)、6MWD2个维度和BODE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BODE指数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人参健脾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脾肺气虚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300mg+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1次/天.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佑慢性源性心病心力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血栓通粉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阻呼吸肌疲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阻呼吸肌疲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呼吸功能、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0.3)d,平均通气时间为(7.5±0.3)d,呼吸衰竭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0.2)d,平均通气时间为(11.2±0.7)d,呼吸衰竭8例,死亡3例。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呼吸肌疲劳,疗效明显优于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结合西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论.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结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中医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部分栓塞对于肝硬化功能亢进患者,在血象三系复常、肝功能复常、改善症状、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提高存活率。方法选择肝硬化功能亢进病例,进行部分脾脏动脉栓塞,并与常规治疗的肝硬化功能亢进进行对比观察,观察时限为一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象中的三系变化,肝功能、临床症状、门静脉压力及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血象三系复常方面、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近期疗效明显,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门静脉压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存活率方面,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栓塞对于肝硬化功能亢进能明显改善症状、恢复血象三系、恢复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存活率。

  • 标签: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保留胰,清除门和动脉干淋巴结手术方法来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联合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胰清除门和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6%;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6%和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和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留胰切除门和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生存率,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保留 清除 脾胰 脾门 脾动脉干淋巴结 胃癌根治术 临床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动脉栓塞术首次被报道应用与肝硬化合并亢的临床治疗中。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愈加成熟,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者证明,部分动脉栓塞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动脉栓塞术在临床应用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和传统切除术进行比较来分析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合并亢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且对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方法和应用重点进行综述。

  • 标签: 传统脾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 肝硬化合并脾亢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不张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支原体肺炎不张患儿16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不张年龄3~15岁,临床均表现有发热(100%),咳嗽(100%);所有患儿胸部CT提示双侧或单侧实变,合并不同部位的不张(100%),有胸腔积液5例;165例患儿胸部X线均提示肺炎,合并不张147例(89.1%);53例患儿进行纤支镜检查及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纤支镜下均见病变部位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支气管口痰栓,炎性狭窄。纤支镜灌洗组体温下降正常时间平均3.2±2.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6.8±4.2天(t=11.34,P<0.01)。灌洗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χ2=8.23,P<0.05)。结论:发热及咳嗽是儿童支原体肺炎不张的主要症状,胸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灶范围,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除了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早期应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促进复张,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肺不张 儿童
  • 简介:动静脉瘘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动静脉瘘临床上可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腹腔积液、呼吸障碍、心脏衰竭等.2014年4-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切除术后动静脉瘘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由介入放射科协助,运用动脉栓塞术+腹腔动脉造影术成功治疗该例动静脉瘘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示腹腔积液消失,门静脉高压症症状消失,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脾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经皮动脉栓塞 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