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long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long)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20例,术后3、6个月采用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75~350min,中位时间155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中位出血量168.5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无髋内翻短缩畸形出现,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6±0.54)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3个月优良率为80%,6个月优良率为9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棘突长度与颈椎运动及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因单责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37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00例,女175例;年龄(50.72±9.39)岁(范围40~60岁)。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颈椎棘突长度、C3~C7曲度及活动度、节段活动度,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判定责任节段。对影像学测量结果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分析颈椎棘突长度的个体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椎棘突长度与颈椎运动间的关系。根据有较大个体差异的颈椎棘突长度及对应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情况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得出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进行分组,应用χ2检验及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排除年龄、性别及其他解剖因素的干扰,并比较组间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差异,从而分析颈椎棘突长度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关系。结果C6棘突长度为(27.82±6.01)mm,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颈椎棘突长度与节段活动度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均P>0.05),C6棘突长度与C6,7节段活动度呈负相关(r=-0.338,P< 0.001),其余棘突长度与节段活动度无相关。C6棘突与C7棘突长度比值(C6/C7)为0.49~1.01,通过ROC曲线确定C6/C7最佳临界值为0.76,以此界值进行分组,即C6/C7<0.76组和C6/C7≥0.76组。相较于C6/C7≥0.76组,C6/C7<0.76组显示更大的C6,7节段活动度(10.11° vs 7.10°,t=7.385,P< 0.001)及更高的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41.57% vs 22.01%,χ2 = 16.642,P< 0.001,OR= 2.521),而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椎体矢状径、颈椎椎管矢状径、其余棘突长度、C3~C7曲度及活动度、其余节段活动度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6棘突长度与C6,7节段活动度、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C6棘突长度可作为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预测因素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与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mm,95%可信区间为(2.0&#177;7.7)mm。误差在&#177;10mm以内的40例,占75.5%,误差≤-10mm的4例,占7.5%,误差≥10mm的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177;6.7)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177;5.1)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177;8.0)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177;6.0)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的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的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简介:目的为临床经鼻插管的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42例成人尸体(男性26例,女性16例)测量鼻孔至胃贲门的长度(N-CI)、鼻孔至胃幽门的长度(N-PY)及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J-P),分别以N-CI和N-PY的长度为Y值,以J-P的长度为X值,求回归方程。结果N-CI的长度为(42.59±2.12)cm,N-PY的长度为(56.63±2.88)cm,J-P的长度为(14.03±1.06)cm。以N-CI为Y值,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4.24±3.34X;以N-PY为Y值,以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6.36±3.66X。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推算出患者鼻孔至胃贲门和胃幽门的距离,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筛选和鉴定脑胶质瘤易感基因--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法应用PCR扩增179例胶质瘤病人肿瘤及血液标本和44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标本ERCC2基因第23外显子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限制性酶切及DHPLC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变异检测,直接测序不同类型的PCR片段,并与参考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此片段中验证了一个已知白种人存在的SNP位点.结论黄种人亦存在rs13181,并影响蛋白编码;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联.DHPLC相对于RFLP来说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SNPs筛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留置针置入不同长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11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3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为一次穿刺成功,无刺激性液体输注,按1∶1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完全置入法,观察组患儿采用导管外露1~2 mm置入法。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天数、疼痛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渗血、液体渗出、留置针套管打折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天数为(5.13±0.52)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20±0.33)d(t=9.264,P<0.05);观察组患儿的0级疼痛率[62.58%(102/163)]显著高于对照组[28.22%(46/163)](χ2=38.807,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6%(1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5.58%(58/163)](χ2=25.862,P<0.05)。结论小儿留置针采用导管外露1~2 mm置入法的效果显著,促进留置天数的明显延长,有效降低患儿疼痛程度,且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口长度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之间 186 例 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3 例,对观察组予以法医鉴定测量 ,对 对照组予以医院测量,再全部进行法医鉴定测量。 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创口长度进行测量和分析,阐述创口长度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 。结果: 观察组误差发生率为 9.25 %, 低 于 对照组误差发生率 21.62 %, 全部鉴定人共 310 个创口的临床记录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均存在误差,关于创口的问题主要有 5 个。 结论: 五个问题都能够对鉴定人的人体轻、重伤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后司法实践中,受害人应及时对自身的创口进行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