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或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目前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2012—2013年,我科利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23例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改善了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1一般资料收集一年来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共23例27眼,男9例,女13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7岁。右眼16例,左眼11例。其中大疱性角膜病变18例,发生于抗青光眼术后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7例,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后3例:化学性眼外伤2例;无菌性角膜溃疡3例。视力:无光感2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5例,0.01~0.17例,0.1~0.86例。全部患者的角膜上皮病变均经过1~2周积极的药物治疗,包括多种促进角膜上皮生长、修复,抗生素、抗病毒滴眼液或眼膏,症状均未缓解,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刺激症状,例如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睑痉挛等。经过治疗后仍不缓解者,为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纳入本组临床观察研究。经过详细的检查,所以患者的眼压都在正常范围,除角膜上皮病变外,均不存存需要同时治疗的其枘眼病。

  • 标签: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上皮病变 药物治疗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角膜刺激症状 抗青光眼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角膜绷带镜治疗单纯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戴镜时间7~20d。创口均为1级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白斑形成。其中10眼有线条状角膜云翳形成,8眼有线条状角膜斑翳形成。出院视力为0.3~0.5之间11眼,0.1~0.3之间3眼,0.1以下1眼;与入院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伤口较小的角膜穿通伤,采用角膜绷带镜治疗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穿通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这两种仪器测量最薄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40只眼)角膜正常者最薄角膜厚度使用OculyzerⅡ及A超进行分别测量,以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OculyzerⅡ和A超对40只正常角膜测量后发现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获得的最薄点角膜厚度与A型超声测厚仪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 标签: 最薄点角膜厚度 OculyzerⅡ A型超声 一致性
  • 简介:透明质酸寡糖(oligosaccharidesofhyaluronan,o-HA)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进而引起血管新生,单位数量不同的o-HA促血管新生效应存在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了o-HA促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路径以及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本文就o-HA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及其相应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透明质酸寡糖 血管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使用中医药进行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1例,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中医药防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中医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手术治疗,但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 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
  • 简介:摘要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手术方法,十分适合于中度或者重度的近视患者,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力。但在该手术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术后角膜瓣皱褶的隐患。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实施方法以及进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分析了在术后出现角膜瓣皱褶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防止与处理术后角膜瓣皱褶的有效措施,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皱褶 原因分析 策略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雷珠单抗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2例(1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4例,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均给予雷珠单抗治疗(玻璃体腔注射),配合全视网膜光凝及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眼压。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在3-5天内完全消退、萎缩,未出现并发症,9例在一周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其中6例眼压控制良好,2例后行复合小梁外滤过手术,1例行睫状体巩膜外光凝术;未一周后激光的3例在一周后2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积血),术中全视网膜光凝,一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拟行全视网膜光凝,但此例患者未随诊,3个月后再发新生血管青光眼。结论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配合全视网膜光凝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VEGF,雷珠单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 简介: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01/2012-12住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28例2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k;1,3,6mo及之后的每6mo随访1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数及并发症等。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手术前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术前与末次随访视力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P〈0.05)。术前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4.12依0.23种,术后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0.56依0.11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24,P〈0.05)。术前与末次复查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2,P〉0.05)。Ahmed引流阀植入术完全成功率71%,条件成功率86%。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引流盘周围包裹性囊状泡、浅前房、低眼压对症处理后眼压均可控制。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1/Cyr61)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RNV)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特异性抑制CCN1对R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高氧对照组和CCN1治疗组,每组各50只。高氧对照组和CCN1治疗组分别玻璃体腔内注射空载体质粒和CCN1siRNA表达质粒。ADP酶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CCN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视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和大量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25.25±1.26个;23.12±1.16个),CCN1治疗组较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的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8.47±1.15个)明显减少。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较对照组相比,CCN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CCN1治疗组较高氧组和高氧对照组显著减弱,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CN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RNV形成密切相关,特异性抑制CCN1能有效抑制RNV的形成,为预防和治疗ROP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

  • 标签: 视网膜新生血管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RNA干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CYSTEINE-RICH 61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125例(150眼)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1天、3天和一星期角膜水肿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且通过了解患者产生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第一天发生角膜水肿的有105例125眼,占到了总数的76%;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第三天仍然发生角膜水肿的有15眼,占到了总数的9%;在患者进行手术后一星期仍然发生角膜水肿的有5眼,占到了总数的3%。通过对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由内切口靠前导致的有65眼(43%);因为灌注液压力太高导致的有40眼(27%);因为暂时性眼压升高导致的有10眼(6%);因为白内障术前角膜损伤导致的有8眼(5%);因为后弹力层撕脱和缩瞳剂导致的各有1眼(0.6%)。但是水肿持续时间最长的原因是由于白内障术前原有角膜受到了损伤和角膜后弹力层受到撕脱造成的。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切口靠前导致的,其次就是因为灌注液压力太高所导致的。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水肿 原因 内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予全视网膜光凝术.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检查,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无灌注区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视力提高8眼,1眼无明显提高.术后眼压:5例患者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4例眼压控制欠佳,需要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其中2例使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另外2例眼压不能控制.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眼底3个月和12个月后行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消退,无水肿,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视网膜光凝术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报告了10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矫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正确选用葡萄糖液体,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速度,常规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遵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积极防止再次发生高血糖反应,预防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本组2例经减慢葡萄糖液体速度,血糖降至正常,8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降至正常,10例均痊愈出SICU,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血糖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在我院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的33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28例患者视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5例患者视力稳定,且无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的33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能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血管性眼病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溃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6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且观察组疼痛及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角膜溃疡患者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其认知度,改善其不良心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角膜溃疡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治用药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8眼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常见原因,前房注气后25例患者的28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均复位,随访3个月后28眼角膜均透明。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PHACO)/ECCE+人工晶状体植入(IOL)术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病例注入过滤空气气泡进行复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病例注入黏弹剂于小梁切除部位并结合前房注入气泡进行复位,二者复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前房注气术
  • 简介:摘要目的近视患者佩戴硬性角膜塑形镜观察疗效。方法我院门诊2010年4月~2013年12月筛选出196例共372眼8周岁以上20周岁以下近视患者,经严格验配流程给与角膜塑形镜夜间配戴8~10小时或日间配戴8-14小时。结果满1年者停戴1周后查近视度数并与戴镜前度数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使用合格的产品、规范的流程、合格的验配技术和合格的复查的前提保障下,角膜塑形镜是青少年阶段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退化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退化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睫状体冷冻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用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2例,占总数的8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62.5%,有效8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治用药 方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