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医院职工角色扮演,构建就医服务体验体系,并探讨其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构建就医服务体验体系指标。随机抽取20名医院2019年度新入职职工成立服务体验团队,基于角色扮演体验患者就医历程。采用《患者感知与期望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收集体验人员对就医服务体验的期望值和感知值,总结在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和经济性6个维度的薄弱环节。整改后,通过再次体验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整改效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服务体验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问题整改前后感知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8月,体验人员在入职3周内分别在急诊、门诊和住院部各体验1周时间。统计结果显示,其对医患沟通告知、患者及时获得帮助、就医流程、获取报告时间、服务态度、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就医环境和患者隐私保护方面的期望值和感知值均值差值≥0.50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整改后,体验者在医院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维度的感知值均有提高;2019年12月较1月患者满意度也有较大提升(P<0.05)。结论基于职工角色扮演的就医服务体验体系的构建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消化内镜护士的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现状及发展方向,为明确内镜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制定培养方案、推进内镜专科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外相关文件,经过跨文化调适,充分咨询国内专家意见,编制《中国消化内镜护士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调查问卷》,向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所内镜医疗机构的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匿名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结果调查对象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所内镜医疗机构,调查对象252人,其中内镜护士144人,年龄(35.87±7.43)岁,53.5%为初级职称,68.8%为本科学历;内镜医师65人,年龄(39.66±5.62)岁,46.2%为中级职称,40.0%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内镜护理管理者43人,年龄(43.12±5.78)岁,46.5%为高级职称,90.7%为本科学历。整体252名调查对象对消化内镜护士12项角色职能及10项专业实践能力与现状符合程度的评分均>3.5分。与现状的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角色职能为"协助内镜诊疗的技术操作"(4.58±0.57)分、"卫生及感染控制"(4.54±0.62)分和"内镜设备处理、维护、储存"(4.47±0.65)分;对未来消化内镜护士承担角色职能认同程度最高的3项则为"卫生及感染控制"(4.58±0.55)分、"协助内镜诊疗的技术操作"(4.52±0.62)分、"医疗安全"(4.52±0.58)分。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对目前内镜护士12项角色职能符合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现状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两项专业实践能力为"合作的能力"(4.32±0.61)分与"交流的能力"(4.25±0.63)分,同样也是未来发展认同程度最高的两项专业实践能力(4.48±0.58分,4.46±0.58分)。对现状符合程度与对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评分差距最大的一项为"循征护理实践与研究的能力"(3.80±0.77比4.20±0.73,P<0.001)。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护理管理者对消化内镜护士将来发展10项专业实践能力的认同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对于消化内镜护士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认识基本一致,对于未来发展专业实践能力的观点一致;均高度认可目前消化内镜护士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且期待在将来发展这两项能力,而"循证护理实践与研究"的能力则是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内镜护士未来需要发展的专业实践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角色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 100例肺癌患者,均为 2017年 9月 -2020年 1月收治,将 100例患者采用抽签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给予角色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的 KPS评分以及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运用基于角色理论知识,为老年肺癌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行动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肺移植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和角色职能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及德尔菲法构建肿瘤个案管理师的准入标准及角色职能。所有指标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第1轮咨询专家25名,第2轮咨询专家23名。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对肺移植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及角色职能的各指标及条目意见一致(两轮咨询所有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14、0.271和0.346、0.240,P<0.01)。肺移植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其角色职能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该研究为肺移植个案管理师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明确了肺移植个案管理师的角色职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 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精神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在角色扮演实践课中的内心体验及成长,探讨角色扮演实践课在造口治疗师学校学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郑州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招生的19名学员做为研究对象,在讲授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更换等相关课程后,学员之间相互进行造口定位及造口袋的粘贴,持续佩戴造口袋3 d,记录3 d的佩戴日记和在去除造口袋后对学员进行访谈。结果学员通过角色扮演实践课获得了对佩戴造口袋过程的真切体验,从佩戴日记中和访谈中提炼出3个主题:佩戴造口袋身体不舒服、影响社交及心理;佩戴后的成长包括:加强造口患者的心理疏导;为造口患者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途径;坚定做好专科护理的信心。结论角色扮演实践课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践,还可以培养学员的护理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造口治疗师培训课程中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躁狂性患者的激越行为与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6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发作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各9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激越行为量表(CMAI)、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得分。结果两组干预前CMA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MA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TSBI与S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TSBI得分明显升高,而SSC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SBI得分高于对照组,SSC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能够改善躁狂性患者的激越行为,提高患者社会交往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68例,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予以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显著上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满意度也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能提升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与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对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1—12月选取浙江省5所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问卷、中文版精神气候简式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对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的影响。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回收率为94.0%。结果423名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总分为(85.53±9.54)分,精神气候总分为(63.52±7.46)分,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与精神气候总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科室的新护士角色转换压力得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存在较高的角色转换压力,角色转换压力与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科室精神文化氛围,减轻新护士角色转换中的压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角色转换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将对我中心 2016年 9月 ~2019年 6月行剖宫产手术的 82例产妇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一体化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评分及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产妇角色转换评分及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一体化护理应用到剖宫产产妇中可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实现角色转换,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