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本次实验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人,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阴囊肿胀率,复发率以及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半年后随访,两组患者腹股沟斜疝均治愈。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有效率均扎术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腹腔镜下疝做囊高位结扎治疗,术中更有利为100%。两组患者术中发现隐性疝及术后会阴部阴囊水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开感染和复发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于发现对侧隐形疝,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术在垂直斜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0例斜视眼.其中垂直分离性偏斜(DVD)伴下斜肌亢进10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垂直偏斜>20△10例;V征伴下斜肌亢进垂直偏斜>20△10例.术后观察18个月,统计效果.结果30例伴下斜肌亢进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治愈及好转26例,无效4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抗上转综合征.结论垂直斜度>20△,垂直斜度<40△,下斜肌前转位术可一次手术矫正.关键词下斜肌前转位术;垂直斜视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3-01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患者同意后,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兰索拉唑药物进行治疗,一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一组采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三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兰索拉唑组显示的总有效率为88%,泮托拉唑组显示的总有效率为84%,奥美拉唑组显示的总有效率为81%。三组间的数据对比没有太大的差异(P均>005),但是奥美拉唑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三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奥美拉唑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因此应选用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采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腹股沟滑动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采用Bevan法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膀胱损伤1例(2.9%),行膀胱修补术及持续导尿治疗痊愈。阑尾切除术1例,卵巢扭转坏死切除1例。患儿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0±5)min,术中失血3~10ml,平均(4.0±1.0)ml,住院时间3~10d,平均(5.0±1.0)d,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避免损伤脏器和重建疝囊并高位结扎是治疗小儿滑动疝的关键。Bevan法治疗小儿滑动疝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进行平分,对照组、观察组各为41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并将2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经济学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97.56%,Hp清除率分别为92.68%、95.12%,组间比较均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成本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对胃溃疡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时药物经济学价值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内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观察。方法2008年至2013年我科行腹腔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斜疝粘连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例因未能提供腹股沟斜疝病史未行清洗缝扎疝囊患者均与术后3-5天出现患侧阴囊肿大,查体可触及肿大睾丸,伴有触痛,局部皮温高,B超提示鞘膜积液、睾丸炎可能;后经局部热敷、穿刺引流及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余14例病例术后未出现阴囊肿大或睾丸炎现象,随访两年,复发8例,择日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发现局部无明显治疗,解剖清楚,愈后良好。结论腹腔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斜疝行手术治疗时同时进行内荷包缝扎可有效预防睾丸炎及附睾炎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不缝合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组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形式,治疗组采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实践证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特殊性,应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其治疗形式其效果明显,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病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方案。方法分析60例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斜疝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密切观察腹股沟斜疝病患者术前、术后的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出院指导能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腹部微小切口手术在小儿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小儿斜疝患儿94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将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相比较观察组患儿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部微小切口手术方法应用于小儿斜疝患儿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利于患儿术后恢复,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及复发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前两周使用奥美拉唑为主要部分的Hp根除三联方案,在两周之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前面两周使用埃索美拉唑为主要的Hp根除单联方案,两周之后单纯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对比发现,在治疗2周、4周、8周期间身体各项症状总分对比显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有效率分别为90%和83.3%,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70%和63.3%,两组患者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分别为10%和30%,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上相对奥美拉唑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