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与其直接接的包装容器的相容性,评估疫苗现用包装容器低硼硅玻璃安瓿的适宜性。方法分别检测已包装的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在加速条件及长期规定储存条件下,疫苗及低硼硅玻璃安瓿的外观、安瓿中有毒有害金属离子(As、Sb、Pb、Cd)迁移量、安瓿内表面脱片风险等,同时分析安瓿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安瓿是否被疫苗腐蚀受损。结果3批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在23~27 ℃放置6个月、2~8 ℃放置30个月,安瓿中有毒有害金属离子迁移至疫苗中的量远低于安全限值,As迁移量为0.001~0.006 μg/支、Sb迁移量≤0.005 μg/支、Pb迁移量为0.028~0.080 μg/支、Cd迁移量为0.007~0.018 μg/支;低硼硅玻璃安瓿内表面被疫苗腐蚀脱片的风险较低。3批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在23~27 ℃放置6个月和2~8 ℃放置27个月,疫苗及低硼硅玻璃安瓿外观与0个月一致;关键质量检定结果水分为1.5%~2.4%、渗透压摩尔浓度为342~378 mOsmol/kg、活菌数为(3.61~7.75)×106 CFU/mg、效力为15~20 mm,均合格。结论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与低硼硅玻璃安瓿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可接受,相容性良好,表明现用低硼硅玻璃安瓿是适宜的。

  • 标签: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低硼硅玻璃安瓿 相容性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由于部分疾病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检验手段进行排查,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但是却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存在。基于此,面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接触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下面将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的必要性、各种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治和综合防护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一定的浅析。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检验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接触工人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情况及其对外周血象改变的影响。方法以苯接触工人为对象,共计500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3月-2021年10月,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情况,并测量外周血象情况,详细统计异常率。结果500例工人中,不太了解260例(52.00%),一般了解135例(27.00%),完全了解105例(21.00%)。三组工人的外周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P

  • 标签: 苯接触工人 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 外周血象
  • 简介:摘要劳动者遭受电击后,肩关节周围肌群强直收缩易导致后脱位合并骨折,其中80%合并肱骨头反Hill-Sachs损伤。本文报道了2020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州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电击伤致双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患者,左肩关节后脱位诊断明确,右肩后脱位漏诊。患者经积极行肩关节镜手术修复关节囊,成功重建了肩关节稳定性,6个月后随访未再发脱位,功能良好。

  • 标签: 电击伤 建筑电工 肩关节后脱位 早期诊断 肩关节镜术
  • 简介:摘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遭受电击时,程控医师应对其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询问及参数修改。本文报道1例远程程控在ICD不恰当电击患者中的成功应用。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不恰当电击 远程程控 紧急
  • 作者: 赵伟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口腔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大足402360
  • 简介:咬合接触的形态性质和生物作用:静态咬合接触的典型表现形式为尖窝边缘的接触,其重点的区域并不在牙尖塔或牙窝底周围,而在齿尖斜边的齿窝壁,这种咬合接触方式可以使咬物的咬合力在垂直于齿尖斜边的各个方位传递,也因此减少了点动式碰撞所引起的局部咬合力集中,从而防止了在嚼碎食品的同时破坏齿体、牙周组织。而动态咬合接触则以动物嚼食操作时的表现方式为例,主要出现于下颚后齿的牙尖塔周围,包括上颚后齿颊的尖舌斜面、齿窝底周围,食品在这一主动咬合阶段中逐渐被嚼碎变细。由于咀嚼活动一般是由单个齿轮的联合带动进行,而因为双侧颞下颌关节都支持着咀嚼活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由成组牙引起的下颚活动要和双侧颞下颌关节的活动相互配合,不然颞下颌关节的活动就会出现困难。

  • 标签: 口腔修复;咬合接触
  • 简介:摘要探讨扩张器亚速扩张方法在肢体深度电击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2020年4—10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一科收治下肢小面积深度电击伤患者3例,面积5 cm×5 cm~9 cm×10 cm。判定电击伤深度后,一期手术于创面旁皮下组织埋置扩张器,术中注入1/3容量生理盐水,术后隔日注水,1个月内达到所需扩张面积,行二期清创术+扩张器取出术+扩张皮瓣转移术修复创面。3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一期愈合。随访1~7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无明显回缩,仅残留缝线瘢痕,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扩张器亚速扩张法修复肢体深度电击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电击伤 扩张器 亚速扩张 皮瓣转移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间接共培养的方式,分析兔膝关节软骨单位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2个月龄新西兰兔6只,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双侧股骨全层软骨组织依次酶解消化获取软骨细胞,联合酶解搅拌消化获取软骨单位。按2×105个/孔浓度接种于Transwell双层细胞培养板。实验组:软骨单位接种于上室,软骨细胞接种于下室;对照组:下室接种软骨细胞,上室未接种。分别在第2、4、6、8天提取各组Transwell下室软骨细胞,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 V)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软骨细胞增殖率检测。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3.60±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4.76±2.69)%,t=8.271,P<0.01];第8天实验组早期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4.26)%比(42.48±6.06)%,t=7.419,P<0.01]。EdU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为(46.23±6.17)%明显高于对照组[(32.23±5.40)%,t=3.254,P<0.05]。PCNA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第6天实验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为(76.60±5.85)%明显高于对照组[(62.73±6.69)%,t=5.573,P<0.01];第8天实验组增殖率为(64.65±8.44)%明显高于对照组[(44.35±7.97)%,t=7.722,P<0.01]。结论软骨单位延缓了间接共培养后期软骨细的早期凋亡,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 标签: 软骨单位 软骨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法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30例(修复前间接法诊断饰面)。结果:观察组整体美观度、面容改善、修复体外形评分更高,修复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73.33%更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接法诊断饰面 前牙美学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法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30例(修复前间接法诊断饰面)。结果:观察组整体美观度、面容改善、修复体外形评分更高,修复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73.33%更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接法诊断饰面 前牙美学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病房中ACS属于高危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5±5.7)。根据患者的UBP监测数据将其划分为三组‚进行定期的动态监察。结果:IAP>25cm H2O 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方面的数值10≤IAP≤15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血液循环,并且会引起多个器官的生理变化。IAP的迅速升高表明了前期病变的发生,而在一般或患病的情况下,IAP的变化很小。随着 IAP降低,MPV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炎症性反应加重。所以,必须加强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 标签: 间接腹腔 压力监测 ICU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次密接)感染率,评估新冠病毒感染者次密接的感染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且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密接(与指示病例有明确的暴露时间)及其次密接进行持续医学观察,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密接和次密接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感染风险。结果追踪调查了符合纳入条件的密接4 533例,14例密接转归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率为0.31%。共追踪了次密接4 201例,均未发生后续感染。结论密接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采样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该次密接无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密切接触者 次密接 感染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间接法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生物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患者797例(男332例,女465例,年龄12~95岁),筛选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均正常且无甲状腺结节或明显甲状腺肿的人群,并进一步排除各种急慢性疾病、相关药物等影响rT3检测值的参考个体。rT3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筛选出的参考个体按年龄进行分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非参数排序法建立rT3生物参考区间,选取rT3数据分布的2.5%和97.5%百分位值作为上、下参考限的取值。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符合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健康体格检查者和住院患者各20例,验证参考区间。结果共有159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参考个体入组,其中男66例,女93例,年龄23~87岁。23~29岁(4例)、30~39岁(18例)、40~49岁(29例)、50~59岁(43例)、60~69岁(40例)、70~79岁(19例)和80岁以上(6例)组的rT3值分别为(0.62±0.16)、(0.63±0.12)、(0.64±0.11)、(0.61±0.11)、(0.65±0.14)、(0.65±0.11)和(0.79±0.10) μg/L,不同年龄组rT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P=0.049),80岁以上组与其他各年龄组r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岁以下参考个体男性和女性的rT3值分别为(0.62±0.11)和(0.64±0.12)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 P=0.420)。新建立适合20岁以上、80岁以下人群的rT3生物参考区间为0.47~0.92 μg/L,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0.20~0.95 μg/L)比较,参考下限数值明显提高。2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和20例住院患者rT3检测值分别为0.57~0.82 μg/L、0.48~0.77 μg/L,均在该参考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3生物参考区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但其年龄适用范围还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逆转 化学发光测定法 参考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干眼是除屈光不正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可极大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配戴角膜接触镜(CL)被认为是干眼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CL配戴人群干眼的发病率较健康人群高,配戴CL会导致或加速干眼的发生。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首次将角膜接触镜相关干眼(CLADE)纳入医源性干眼的范畴,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即往眼科医师多关注于配戴CL引起的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更常见的CLADE重视不够,认识也不足。本文就CLAD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接触镜 眼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钢厂接触铬酸盐作业人员的职业损害状况。方法于2021年3月,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至2017年山东省某钢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50例接触铬酸盐的工人作为观察组,598例未接触铬酸盐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资料中职业相关信息、血常规、空腹血糖、鼻部、皮肤、胸部X线片等检查结果,分析铬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损害、皮肤损害、谷丙转氨酶增高、胸片异常、血常规异常、血糖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9、12.25、5.82、10.37、10.46、20.66,P=0.000、0.000、0.016、0.001、0.001、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中隔偏曲、鼻黏膜充血、鼻黏膜糜烂、鼻炎症状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4、4.07、13.20、32.05,P=0.000、0.044、0.000、0.000)。对照组与观察组工种、年龄、铬接触工龄与鼻黏膜糜烂面积的发病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1、0.42、0.28,P=0.505、0.662、0.871)。结论接触铬酸盐的职业性危害不容忽视,应注意加强铬接触工人的职业防护和健康宣教,提高其重视程度。

  • 标签: 重金属中毒 铬酸盐类 职业性中毒 铬鼻病 职业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房护理中加强对梅毒防护后的结果。方法:将38例梅毒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个人防护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产褥病率、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梅毒产妇加强产房防护干预,对于改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提升护理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产房 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父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啼哭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1月-2021年06月间足月分娩的200例新生儿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皮肤接触,研究组新生儿则在其基础上加以每日与父亲皮肤接触1小时。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啼哭持续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呼吸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及啼哭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均

  • 标签: 父婴皮肤接触 生命体征 啼哭持续时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