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解热镇痛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解毒胶囊治疗,疗程 5d。比较两组治疗的总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高于对照组的 82.05%( 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及咽部红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退热,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疏风解毒胶囊 风热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31例大肠息肉案例为对象,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案例实施的是切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其中31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案例分别是27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5%。对31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中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胀,发生几率是6.4%。分析和对比所有案例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是73.25±0.14分,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治疗后的评分比较高。结论:对于大肠息肉的患者实施内镜下切术治疗,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该手术安全可行,降低并发症的几率,可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内镜下 电凝电切术 大肠息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疏清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热郁肺证的效果。方法:将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感染后咳嗽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接受疏清肺止咳方治疗)各25例,评判标准: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咳嗽缓解起效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清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热郁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疏风清肺止咳方 感染 咳嗽 风热郁肺证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其中,纳入的男性患者 47例,女性患者 76例,年龄范围 21~ 66岁,平均( 43.6±4.5)岁,均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及术前术后血清 G-17、 PG水平等。结果 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20.51±3.15) min、术中出血量( 7.08±2.62) mL;该组 1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50%( 8/123)、复发率为 3.25%( 4/123) ;术后患者的 G-17水平( 8.25±1.14) pg/mL、 PGI( 71.8±10.62) μg/L、 PGR( 6.99±0.63)、 PGII( 15.57±2.44) μg/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结论 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好,不影响患者的血清 G-17(胃泌素 17)、 PG(胃蛋白酶原)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 胃息肉 ;内镜 ;高频切除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nd to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A total of 123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mong them, 47 were male and 76 were female, with an age range of 21-66 years, mean ( 43.6±4.5) years old.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 and serum G-17 and PG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is group ( 20.51±3.15) m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7.08±2.62) mL;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is group of 123 patients6.50%( 8/123), recurrence rate 3.25%( 4/123) ;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17 levels ( 8.25±1.14) pg/mL, PGI ( 71.8±10.62) μg/L, PGR ( 6.99±0.63), PGII ( 15.57±2.44) μg/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lly different from preoperativ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 .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olyps is good and safe. It does not affect the serum levels of G-17 ( gastrin 17) and PG ( pepsinogen),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Gastric polyps; Endoscopy;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胃息肉主要是病變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疾病,其中,胃窦和胃底为患者高发的部位,且 80%的患者均为单发息肉。胃息肉多和损伤、感染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厌食、腹痛、出血等症状时,部分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 [1]。胃息肉的发生可能引起消化道梗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恶性肿瘤,一旦内镜下发现,应及时切除。在临床上,内镜下高频切除和 ESD(粘膜下剥离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方式,不仅可完全切除,同时安全性好,其中高频切术简单方便、经济,适合基层医院采用,为进一步探析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文将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切除扁桃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扁桃体切除术, 观察组实施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伪膜形成时间、伪膜完全脱落时间分别为( 0.8±0.2) ml、( 15.3±4.8) h、( 10.5±2.5) 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25.1±2.5) ml、( 25.2±5.1) h、( 13.4±1.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 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频单极刀 ;全程凝模式 ;扁桃体切除术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tome on tonsillectomy.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onsill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seudomembranous formation time and pseudomembrane complete detach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0.8 ± 0.2) ml, (15.3 ± 4.8) h, (10.5 ± 2.5) d,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5.1 ± 2.5) ml, (25.2 ± 5.1) H and (13.4 ± 1.6) d,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6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75%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mode in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can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和观察刺激小脑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 A组 50例,对照 B组 50例,两组患者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 A组用脑仿生刺激仪进行刺激小脑顶核疗法,治疗 10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 A组接受电刺激者疗效优于对照 B组。结论:脑仿生刺激仪对脑供血不足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脑供血不足;刺激;小脑顶核;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cerebel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cerebral blood supply insufficienc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blood supply insufficie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group A and 50 cases in group B.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with EEG bionic electrical stimulator.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Conclusion: EEG bionic electrical stimulator can promote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sufficienc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接收的胃肠息肉患者 128例,我们使用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64例,研究组使用胃肠镜下高频切术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则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胃肠镜下高频切术来治疗胃肠息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 标签: 胃肠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的胃息肉患者 80 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 措施。治疗 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2.5%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2.5% ,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85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患者腹痛、腹胀、穿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 胃息肉复发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当上肺静脉未能被隔离,在冷冻消融并隔离同侧下肺静脉的同时,上肺静脉也出现了隔离效应)的生理和肺静脉-左心房解剖特性,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阜外医院首次行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共504例。选取首次180 s冷冻结束时未达到左上或右上肺静脉隔离的患者89例,其中35例发生了交互效应,纳入交互效应组,余5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交互效应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术中肺静脉电位变化情况、肺静脉冷冻消融时间和次数以及肺静脉-左心房的解剖特征。结果交互效应组中,33例(33/35,94.3%)患者左上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交互效应组中所有患者在上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均出现肺静脉电位延迟,而对照组有39例(39/54,72.2%)电位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发生交互效应的33例,其左上肺冷冻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281.1±103.1) s对(335.2±85.6) s,P<0.05],冷冻消融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86)次对(2.12±0.65)次,P<0.05]。交互效应组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对照组[(6.12±1.19) mm对(7.63±1.39) mm,P<0.05],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亦短于对照组[(6.25±0.21) mm对(8.44±1.58) mm,P<0.05];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6.68±1.45) mm对(8.32±1.61) mm,P<0.05]。结论左侧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右侧肺静脉,肺静脉电位延迟是发生交互效应的前提,上、下肺静脉较短的间距对于发生交互效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肺静脉隔离 交互效应 解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藏医药浴治疗产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本院完成分娩后出现产后的患者,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风湿治疗)和研究组(35例,给予藏医药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改善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产后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后患者施以藏医药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藏医药浴 产后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仿生刺激仪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180 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平均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是对照 1组、对照 2组和实验 组。每个治疗组 60 例都分别包含 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 30例, 对照 1组的 60 例患者采用药物 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常规物理治疗 ;对照 2组的 60 例患者接受单纯 药物治疗;实验 组 60 例患者采用药物 治疗基础上结合 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在治疗一个月 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比较三个治疗组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 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损伤。 结果:治疗后评价 180 例患者的 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实验 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98.94%,对照 1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 94.98%,对照 2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 92.74%, 实验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实验 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SS-QOL专用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 组的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损伤 NIHSS评分 均 低于 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脑仿生刺激仪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速修复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实验对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仿生刺激仪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160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每组80例均分别包含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40例,药物治疗组的80例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在治疗三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康复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结果:治疗后评价16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药物治疗组的生活质量SS-QOL专用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烧伤是一种特殊原因烧伤,其损伤机制复杂,是烧伤救治的难点之一。烧伤不仅严重毁损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同时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许多烧伤患者饱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使治疗难度增加,康复时间延长。有的患者虽然躯体损伤得到了良好修复,但因伤后精神障碍而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烧伤的诊疗除了重视患者躯体损伤修复,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

  • 标签: 烧伤,电 精神障碍 应激,心理学 应激障碍,创伤后
  • 简介:摘要视觉系统的临床生理检查包括一系列非侵入性无创检测,为临床提供视觉系统不同位置和细胞类型相关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指南由国际临床视觉生理学会制定,介绍了视觉生理诊断标准流程,包括全视野视网膜图(ERG)、图形ERG、多焦ERG、眼图和脑皮层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概述了视觉生理检查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常见疾病的视觉生理检查方法及其相应表现。(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92-50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刺激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 挑选我院收入的 脑损伤患者( 64 例 )为观察目标,选定时间为 2019 年 05 月 2020 年 05 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两组分别为参照组( n=32 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 n=32 例)予以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刺激。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6.87%大于参照组 75.00%( P < 0.05 )。 结论: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 仿生刺激应用在 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提升其总有效率,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预 手段 。

  • 标签: 高压氧同步舱 脑电仿生电刺激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热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方案,而观察组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一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一个疗程后患儿体温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较明显,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小儿热感冒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发热时间,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小儿 风热 感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外感疾病,其证型热多于寒,西药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专科特色及优势。本文将总结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医内、外治法,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治疗小儿热感冒拓展思路,提高疗效。

  • 标签: 风热感冒 中医儿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仿生治疗仪对脑血管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是 2017年 02月至 2019年 03月收治的 7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2组,对照组 37例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 37例采纳脑仿生刺激仪,对比肢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实施脑仿生治疗仪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程度的效果,可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脑电仿生治疗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