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高专乡医班“督导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行性。方法将医高专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3),实验组采用“督导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教师讲授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在带教前后的理论水平、问诊能力、人文关怀、操作能力等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理论水平、问诊能力、人文关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操作能力并无差别。(P>0.05)同时实验组的学生、老师及患者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导式”临床带教能增强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满意度。
简介:患者女,8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阻,酌行Holter监测。24hHolter连续监测显示,Ⅲ度房阻,心室率40bpm,频发RonT室早诱发反复尖端扭转性室速(见图)。发作时患者有头晕等症状。讨论扭转型室速(Tdp)是介于室速与室颤之间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病来势凶险,多表现为晕厥及抽搐。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当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管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爿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管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管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管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io,URR)、置管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管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管组16例中,6例置管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管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管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管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速尿,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速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及每分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LVEF、SV及CO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衰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适合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ATP与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经食道心房调搏及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成功率为9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带教模式在门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实习的实习生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跟班带教,实验组采用跟人带教方式,比较两种带教模式的效果。结果带教后实验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89.6±8.93)分、(87.3±5.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2±7.96)分、(78.9±5.88)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比跟班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对实习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门诊护理带教工作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