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盆腔脓肿患者保守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出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10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年龄、孕产次、手术史、最高体温、脓肿直径、宫内节育器、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A125等变量与盆腔脓肿保守治疗失败的关系,其中16例采取单纯抗生素治疗,4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47例接受经腹手术治疗,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16例对抗生素有反应,其中94例患者需要手术干预,手术治疗患者平均脓肿大小为79.62±28.13mm,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62.19±20.05mm,除最高体温、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保守治疗组与手术组间其他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盆腔脓肿患者的脓肿大小、最高体温、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保守治疗的失败有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准确性方面的差异,以了解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小红细胞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电阻抗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光学法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记录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电阻抗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50±4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00±30×10^9/L。光学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70±3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10±2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更高,而电阻抗法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结论: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高于电阻抗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小红细胞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BIA)评估加味六君子汤改善脾虚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标准CAPD治疗满3个月以上患者11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8例,予基础西医治疗+加味六君子汤中药颗粒剂,给药观察8周,使用MBIA技术测量患者容量超负荷相关指标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值,并检测生化指标,影像学参数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电解质(钙、磷、钾)两组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型CAPD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ECW%),改善容量超负荷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刺络放血技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方向。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法,收集并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中医刺络放血技术应用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案例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观察,总结并分析中医刺络放血技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方向。结果:在100例中医刺络放血技术应用中,观察到多种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通过对比不同案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发现中医刺络放血技术在调节气血循环、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外,通过对比分析还发现,中医刺络放血技术在穴位选择、针刺技法、操作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发展空间结论:中医刺络放血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明确中医刺络放血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完善穴位选择和针刺技法的规范化,探索中医刺络放血技术与其他中医疗法的结合应用等。这些研究将进一步推动中医刺络放血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