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M敷贴用于妇科术后腹腔引流管固定的临床效果,以便于更好的固定,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自2013年4月~2015年8月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1d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疾病分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采用3M敷贴固定腹腔引流管,对照组不采取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引流管的固定牢固性及引流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脱管率为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实验组引流量、拔管时间1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用3m敷贴固定后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牢固,利于患者术后床上翻身活动及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开展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过程中,3M透明薄膜敷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初次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3M伤口敷料开展护理处置,研究组患者应用3M透明薄膜敷贴开展护理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薄膜满意度,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深静脉导管留置护理患者应用3M透明薄膜敷贴开展护理处置,相较应用3M伤口敷料开展护理处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部120例磨牙深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并将磨牙深龋患者按照不同充填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夹层技术进行充填,观察组患者实施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将两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后的充填平均时间、充填失败率、充填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平均时间(5.12±1.37)min优于对照组患者(30.45±1.54)min(P<0.05),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失败率3.33%、充填成功率96.67%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具有显著效果,其操作简便、充填时间较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洗手消毒液对透析机表面消毒的可行性以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透析室40台透析机分为两组,即20台为实验组和20台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现有3M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然后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对照组采用0.05%的含氯消毒剂常规擦拭消毒然后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达到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要求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的要求1,即ATP荧光检测值0-45RLU。两种消毒剂的杀菌率大多达到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氯制剂对带有液晶操作面的机器损害严重,而3M爱护佳免洗手液(葡萄糖酸氯已定含量为0.45%-0.55%(w/v),乙醇含量为63.1%-77.0%(v/v))对环境微生物具有同样的杀菌效果,且低毒和低腐蚀性,对机器和医务人员损害小,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率,所以用于透析机表面消毒可行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喷尔舒联合3M液体敷料和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84例婴幼儿重度臀红患儿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两组,分别为治疗组A42例、治疗组B42例。治疗组A用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治疗组B用喷尔舒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比较两组重度臀红治疗效果;皮损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干预前后患儿皮损程度。结果治疗组A重度臀红治疗效果和治疗组B相似,P>0.05;治疗组A皮损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和治疗组B相似,P>0.05;干预前两组皮损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皮损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氧气联合赛肤润治疗婴幼儿重度臀红的效果和喷尔舒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相似,均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9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M3)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近3年收治的新发AML患儿29例,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并统计疗效,采用Kaplan-Meier方法预测生存期,筛选临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年龄>10岁的患儿2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23.8%±20.3%和17.6%±16.0%,均明显低于非高危患儿(P=0.014、0.032);course1治疗结束后未达CR的患儿两值均为0.00%±0.00%,低于对治疗反应好的患儿(P=0.000、0.008);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的患儿其2年OS为100%±0.00%,明显高于其他患儿(P=0.037);而与性别、危险度分层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组29例患儿中,高年龄、诱导缓解治疗反应差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高危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9例初发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M3)的治疗疗效及评判新方案IDA-FLAG是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AML患儿29例,其中6例患儿采用IDA-FLAG作为诱导治疗方案,其余23例采用经典治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方法预测生存期,统计IDA-FLAG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后骨髓抑制期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预测全部29例患儿2年OS及EFS分别为59.5%±10.8%、45.5%±10.6%。IDA-FLAG组2年OS、EFS分别为83.3%±15.2%、66.7%±19.2%,且于第二次诱导缓解治疗后的血小板恢复时间较经典治疗组相比明显延长(P=0.049),但两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组患儿2年OS及EFS分别为59.5%±10.8%、45.5%±10.6%,新方案IDA-FLAG骨髓抑制期虽长,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加,显示出较好的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蛋白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10例M蛋白血症的原发疾病病种分布及M蛋白类型,并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MM患者血清球蛋白(GLB)含量、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或轻链(κ,λ)类型及其含量。结果110例M蛋白血症中,MM34例,非MM76例。MM组免疫固定电泳明确分型30例,占88.24%,阴性4例;非MM组免疫固定电泳明确分型21例,占27.63%,阴性55例。MM组的GLB含量明显高于非MM组;,两组IgG、IgA、IgM的总体分布不同,MM组IgG>35g/L的有9例,IgA>20g/L的有6例,无lgM型M蛋白,非MM组IgG,IgA,IgM三者含量主要在正常范围内;MM组的轻链κ/λ>3者的百分率与非MM组的轻链κ/λ>3者的百分率差异不明显,但MM组的轻链λ/κ>2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MM组。结论M蛋白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各科医生均有必要提高对M蛋白血症的认识,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的非MM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应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