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5例疲劳骨折的影像分析,以提高疲劳骨折的诊断率。材料和方法65例疲劳骨折,全部为现役军人,年龄范围17-25岁。54例有超强度长跑、行走等运动史,3例有人工掘土作业史,余8例无明显剧烈活动史。病程为7天-2月。65例均作了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行CT检查,5例行活组织检查,其余均经1月-5月的随诊观察。结果骨折部位以胫骨最多(36/65),跖骨次之(21/65),肋骨4例,股骨、腓骨各2例。影像所见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52例见有明显的骨膜或/和骨痂增生,骨膜增生的形态有平行型、花边型、不规则型等,2例呈codman三角表现。40例可见模糊的骨折线。本组病例中,疑诊骨肉瘤2例,低毒感染5例。结论疲劳骨折多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军人、运动员、警务人员应作为高危人群。常规X线平片检查应作为首选方法,必要时辅以CT等影像检查。少数病例骨折早期影像检查往往不能发现,易致漏诊,应进行复查。个别不能作出诊断者则需进一步作活组织检查。在影像学诊断中应密切结合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分析发现,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52例,占80.0%;4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占67.7%;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为23例,占35.4%;肿瘤直径2~5cm的患者为35例,占53.8%。病灶主要为单侧和单个包块且左侧多于右侧部位。经免疫组化分析,其中ER和PR以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36/65)、52.3%(34/65)、55.4%(36/65);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65/65),p53阳性表达率为53.8%(35/6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人群的生命健康,同时患者预后主要与病理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关。因此,需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则能够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65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65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38.5%;其次是儿童患者,占32.3%。药物共涉及19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56.9%。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新的不良反应有40例,占61.5%;严重不良反应有2例,占3.1%。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寒战、紫绀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对其不良反应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65例患者72处CTO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PCI的疗效。结果:CTO病变PCI成功率为91.67%(66/72);CTO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者PCI成功率显著低于3~12个月者(81.48%比97.78%),闭塞长度>15mm的CTO病变PCI成功率显著低于闭塞长度≤15mm者(78.26%比97.96%);断端呈刀切状的CTO病变PCI成功率显著低于鼠尾状者(71.43%比96.55%),P均<0.05;PCI失败有6处,其中4处因导丝未能通过病变,2处因球囊未能通过病变;介入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住院期间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90.16%。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与病变特征、CTO病变闭塞时间等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5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65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有发热、咳嗽,血清特异性MP-IgM均为阳性,效价均>180。X线胸片示大片高密度影39例,以右侧右下肺野多见(12例为双侧,27例为单侧),8例为斑点或斑片状阴影,6例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门周围模糊影,3例伴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1例伴肺不张。出现心肌损害6例,肝功损害5例,脑损害2例,合并细菌感染11例,病毒感染2例。65例均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4周,38例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21例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的给予相应的敏感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有肺外并发症的给予相应的治疗。除2例转往其它医院治疗,随访2个月,我院治疗的63例病例均治愈,未见复发。结论虽然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情严重且病程迁延,但给予合理治疗后均可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共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经腹B超组40例、经阴道B超组40例和经腹与经阴道联合B超组80例,统计并比较三组不同诊断方式的确诊、误诊以及漏诊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经腹诊断患者的确诊率为67.50%,经阴道诊断患者的确诊率为70.00%,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诊断的确诊率为98.75%,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最高,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病症时,可以采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诊断方法,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为患者及时接受准确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