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信息:在年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的草原与荒漠交界地区,无灌溉条件下的流沙固定一直被认为是防沙治沙的难题。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经过在沙坡头的有关实验表明,草原与荒漠交界带无灌溉条件下流沙的固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该所沙漠实验研究站研究人员通过扎设草方格等辅助措施,栽植固沙植物,成功地实现了无灌溉条件下流沙的固定。刘家琼介绍,通过扎设麦草方格实现机械固沙,能够较好地稳定沙面、降低风速。并且,由于麦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便于运输,已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使用麦草进行机械固沙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麦草的使用寿命太短,仅有4~5年。因此,进行植物固沙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实验中,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先后从国外引进了50多种植物,包括乔木树种杨、柳、榆、槐等。在经过几十年的干旱、高温、严寒、风蚀、沙埋等恶劣环境条件的考验后,至今保存较好的优良固沙植物仅有8种:油蒿、柠条、花棒、黄柳、头状沙拐枣、乔木状沙拐枣、沙木蓼、中间锦鸡儿等。从目前的生长情况看,后两种植物早已进入了衰老期,又不能天然更新,而油蒿几乎是目前惟一能进行天然更新的植物...
简介:以糖化酶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固定化材料,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糖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戊二醛浓度、糖化酶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糖化酶固定化前后其酶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1%,酶添加浓度6.0g·L^-1,固定化时间12h时,糖化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的酶活性为7125.3U’;糖化酶经过0.04g·mL^-1壳聚糖固定化后其酶学性质如催化最适温度、pH和米氏常数Km都发生了改变,分别为温度75℃、pH5.4和Km值8mg·mL^-1;固定化酶连续使用4次后,其酶活性仍保持有最初固定化时酶活性的49.8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简介: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氧化反应对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影响.首先,饱水状态的杉木试件在热压机中被径向压缩约50%,然后压缩试件被分别放在一个普通烘箱(有氧热处理,空气的压力为大气压)和一个真空干燥箱中(真空热处理,空气压力很低,约0.075MPa)进行热处理,两种热处理都设置了5种温度包括140,160,180,200,220℃以及不同的时间.同时进行热处理的还有一些绝干的对照试件,用来测定不同热处理过程中的重量损失率(WL)和抗收缩率(ASE).研究结果如下:(1)热处理过程中氧气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热处理的效率,在220℃时有氧热处理约2.5h后,压缩木材的RS(回复率)达到0;但在真空热处理时,在220℃时加热约30h后,压缩木材的回复才能基本被固定.(2)氧化并不是压缩变定的固定、木材重量的损失或尺寸稳定性提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氧气的存在几乎对RS和WL以及ASE和WL间的关系没有影响,但对RS和ASE间的关系有一些影响.(3)TT平面中的RS等值线,Δt一定回复率和温度下两种热处理所需时间的差值)和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由于氧化反应而引起的热处理效率增加的系数η清楚地反映了氧化反应对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效率的影响
简介:简述GPS的概况及发展动态,并列举GPS的特点,介绍GPS在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的应用,利用GPS在测量中,它不受测距限制,适用于环境复杂的地区,并且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作业劳动强度,与传统调查方法比较,测量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