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净土宗史上,长期以来一直慧远为创宗初祖,然而反观净土宗,我们会发现昙鸾道绰一善系所倡导的持名念佛才是中国净土宗广大信众所坚持的修持方法与立宗基础.中国净土宗发展的理路与承继的血脉,是沿着由昙鸾开创、道绰继之、善集大成的持名念佛一系而发展的.但昙鸾、道绰一直被排除在传统的净土十三祖之外,本文将从净土法门立宗之基础对这一问题作一梳理与检讨,提出净土宗十五祖之说,试图正确处理宗教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 标签: 净土宗 念佛 自力他力 十五祖
  • 简介:人们熟悉孔子的“为政德”,也熟悉他的“道之政,齐之以刑,民免(于罪过)而无耻;道之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谓“道”即,引导也。也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正。可见孔子认为德治的关键在为君为政者道德上以身作则。《大学》有这样的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坏)事,一人定国。”(《大学·九章》)。这“其机如此”即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机制决定了的必然,一直到独尊儒术的设计者也仍然是这样强调的:“为人君者,正心正朝廷,正朝廷正百官,正百官正万民,正万民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汉书·董仲舒传》)。这都是强调君正、百官正,以其“正”来引导、影响万民之正。孔孟等儒家,固然有他们“道之德”的种种说教,散见于多种文献中,远不如《老子》的道德经那样集中、系统和深刻。

  • 标签: 《老子》 孔子 《大学》 必然 董仲舒 道德经
  • 简介:<正>“异性相吸”最初只是物理学中的概念,现在已被广泛地引入到社会交往过程中,曾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实验中得出: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时比仅有男性要文明得多,因为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异性相吸”能使我们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中积极进取,建立超常的良好形象。

  • 标签: 社会交往过程 异性交往 情感状态 性理解 美国妇女 心理安慰
  • 简介:本文“虚妄分别”问题为中心,集中探讨了唯识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而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无”的观点,主张“唯计无义”的唯识说,同时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独立地位;今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二取”,成为缘所生的“二分”,“分别”由“计执”变而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一定的实在性。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唯识古学 唯识今学 所缘境相
  • 简介:<正>今天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看西方经济,一方面注意其中的糟粕,一方面注意其中可以为我所用的有益成分。对西方经济学家应当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这是对待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这方面,马克思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在《资本论》中,他就大量地引用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文献,对它们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考察和批判,并由此而建立起自己的学说。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正确态度 文明成果 资产阶级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 资本主义经济
  • 简介: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僧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善的净土思想由他力本愿说、往生论、念佛论三部分组成。他为本愿说是善净土宗的理论基础,往生论是阐述净土信仰的对象和目的,念佛论则是沟通二者的中介和手段,也是净土宗理论的核心部分。

  • 标签: 善导 净土 他力 自力 往生
  • 简介:是惠栋用易理对中庸的注解,该书实际体现了惠栋的许多学术特色,其考据特色表现为:1.复经书原貌.2.考典章制度.3.述微言大义.而其思想特色则表现为将中庸的思想看作一个整体,从而在注解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易学思想完整地表达为:乾元经过择善积善的过程最终达到既济的理想境界.

  • 标签: 惠栋 《易大义》 考据学 乾元 择善 积善
  • 简介:贵阳市云岩区中华辖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辖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立足辖区实际,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知名人士的积极作用,组织他们参与到辖区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推动“三个文明”建设中来,辖区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贵阳市 民族团结 民族工作 云岩区 管理体制
  • 简介:房子修得新又新,唱支歌曲谢党恩,党的干部体民情,四在农家来指引,公路修到罗家寨,青山挂起银飘带…………”这是一首“四在农家”创建后。苗族同胞自编自唱谢党恩的苗歌。

  • 标签: 新农村 中国共产党 党建工作 产业经济
  • 简介:母亲佛始于八年前,那时我刚离异,她办了退休,帮我带儿子,她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那么热心于成全别人,却没能成全自己女儿的婚姻,就到佛祖那儿寻求平衡了,不意却由此干成了一番“事业”。

  • 标签: 佛教 宗教信仰 人格精神 佛法
  • 简介:中国佛教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一大瑰宝。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佛者日众,他们在丰富自己佛教知识的同时。遵从佛祖教诲,奉行诸善,利化众生,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佛者走进误区,或片面强调理论学习,或拘泥于某种形式,

  • 标签: 学佛 改革开放以来 两个文明建设 中国佛教 宗教政策 理论学习
  • 简介:首先转引一位基督教朋友的话:“写见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骄傲和虚荣心曾长时间占据我的生命。”

  • 标签: 学佛 骄傲 基督教 首先 虚荣心 生命
  • 简介:几年前在我面对着失业、贫困、孤独、绝望之际,偶然接触到佛教。似乎是一种巨大的引力将我紧紧地吸引住,从而彻底改变我对怫教的片面与无知。达也许是机缘、是福报,但我更相信这是佛的慈悲。

  • 标签: 佛教 信仰 念佛方法 修习方法
  • 简介: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可以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角度分别加以理解,但二者往往是同时存在于文学之中并进而生发复杂的文学、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动态关系与效果。针对当前文艺学界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争辩,精神分析作为文艺方法论的重要组件,拉康、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思想为基础,可以构成一种对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间关系的阐释的独特路径。

  • 标签: 文学 审美性 意识形态性 拉康主义 精神分析
  • 简介:讨论佛教经济首先遇到的疑问是:这样一门学问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它有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位佛家的和尚寂寞地行走在乞求施舍的旅途上,这种景象对于大多效人来说都不会联想到经济活动上去。而摩天大楼、购物中心和股票交易所之类才适合于引发此类联想。现在,我们已经熟知的“经济”是西方式的,我们在谈论和思考经济方面的同题时所使用的语汇、

  • 标签: 佛教经济学 经济活动 解决方式 伦理行为 价值观念
  • 简介:<正>梁启超一生写过许多评论孔子的文章,他对孔子的看法也与其政治主张一样,是多变的,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少经过了四次较大的变化。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基本上追随康有为,是一个坚决的保教派。1898年写的《读<春秋>界说》更发挥了康氏的观点,认为“《春秋》立三世之义,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此为其第一阶段之思想。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由提倡保教变为反对保教。同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责孔子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蟊贼”,由尊孔变为批孔。此

  • 标签: 梁启超 孔子 中国学术 思想变迁 康有为 政治主张
  • 简介:<正>对产生、理解语言的心理活动作科学的研究。这门新的学科与心理学、语言的发展相联系。心理语言在理论形式与研究方法方面,还没有被统一起来。人们或把心理语言看作是心理学中研究言语活动的那一部分,或视之为人文科学(语言、符号、心理学、社

  • 标签: 心理语言学 心理学家 语言学家 乔姆斯基 研究方法 超语言学
  • 简介:佛就是向佛陀学习,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经典,由信解悟入佛知见。学习佛陀慈悲度化的大行,作为我们行持的典范。学习佛陀开启无量般若智慧,证得无上究竟佛果。这个向佛陀学习的过程,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以佛的思想言行为准则,来规范修

  • 标签: 学佛 戒律 修持 佛教 佛教徒 禅宗
  • 简介:我刚接触佛教时,妻子即说:“你还佛呢,整天板着个脸,笑都不会笑。”这话让我震动。的确,佛门中也有怒目金刚,但毕竟很少,大多数佛、菩萨的相貌皆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让众生看了敬仰又欢喜,油然生起亲近心。这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笑与佛紧密相联,把笑颜待人作为佛的基本功之一。为什么要笑颜待人呢?佛经言:“内存慈悲心,外现慈悲相。”所谓“慈”即是给予他人快乐,所谓“悲”,不是悲观,不是悲哀,而是同情、怜悯受苦的众生,帮助他脱离苦难。显然,佛、菩萨之和颜悦色,乃是其慈悲心自然而然地显

  • 标签: 学佛 佛日 菩萨道 经言 使人 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