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何以要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价值王国?这要从舍价值伦理学的产生谈起。舍是现象学价值伦理学的创立者,他的价值伦理学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且还引入了情感因素。舍正是在前人的理论上,批判和继承了康德伦理学,借鉴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伦理学,而舍价值王国的创立,就是为了帮助大众认识他的价值伦理学。

  • 标签: 价值伦理学 王国 康德伦理学 情感因素 现象学 创立者
  • 简介:吉尔·德泽的“欲望哲学”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尼采主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以“五月风暴”失败为标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失敗的反思,其实质是一种反对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它对我们的价值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提出了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人的欲望的问题。

  • 标签: 欲望 法西斯主义 新弗洛伊德主义 后结构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五月风暴
  • 简介:杜亚吉人是非洲的一个不大的民族,其中的一部分游牧于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中,一部分则在靠南一点的苏丹定居。这是世界上唯一的男子必须用面巾蒙脸的民族。

  • 标签: 男子 民族 世界
  • 简介:美国哲学家茱迪恩·芭特认为连串理所当然地跟性相关的论述,同时存有化了及固定化了物质性的身体。芭特阅读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这并非就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于女性问题或处境上的应用。波伏娃曾说意识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当中,并且在文化的脉胳里,参与形成一个人的性别。芭特认为对萨特身体哲学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提高我们对波伏娃思想的欣赏,并认定她是一个具原创性的思想家。

  • 标签: 身体 笛卡儿主义 心物二元论 超越 性别表演 为己存有
  • 简介:兹所推崇的弗朗西斯·培根的艺术属于具象写实与纯粹抽象之外的第三种艺术:"纯形象"艺术,也是处于路途中的"半抽象"艺术,这种艺术显示的是德兹欲望生成性和游牧精神,也是其越界政治哲学附身的肉体和"无器官身体"。

  • 标签: 纯形象艺术 抽象艺术 现代艺术 越界 游牧
  • 简介:合一是基督教的术语,耶稣在分离的祷告(约17章)和保罗在以弗所书中多次提到它.合十是两手放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礼节,后为佛教所沿用.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关,在丢的名画"祈祷之手"中,我看到了一个新意.

  • 标签: 基督教 术语 合一 合十 《祈祷之手》 阿勃特·丢勒
  • 简介:18世纪初,英国神学家约瑟夫·巴特在反击自然神论者对《圣经》启示的质疑时,指出如果把自然神论者质疑《圣经》的方式用到对自然宗教的考察中,会发现自然宗教同样是令人怀疑的。因此,应当把《圣经》和自然界一起作为上帝的作品加以维护。一个世纪后,约翰·纽曼借用了巴特的论证方法,他在捍卫基督教传统时,指出如果把新教神学质疑基督教传统的方式引入对《圣经》的考察,就会发现《圣经》同样是可疑的,因此应当把传统和《圣经》都视为基督教权威的来源。巴特和纽曼不但在论证路径上极为相似,其后果也相似。二者的本意都是维护基督教信仰,但其结果却是,二者都被怀疑主义者所利用,成为他们攻击基督教的武器。这种耐人寻味的重演体现了近代基督教演变过程的复杂性。

  • 标签: 约翰·纽曼 巴特勒 牛津运动 自然神论
  • 简介:欲望作为德兹哲学中的关键词,贯穿了他所有的著作。无论是在其思辨的哲学理论中,还是在文艺理论中,抑或是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关于欲望的思考无处不在。本文借助德兹所描绘的莱布尼茨和福柯的思想肖像,尝试探讨欲望作为生产机器的运转原理,包括在作为个体性的欲望中,身体和灵魂的关系;在作为生产机器的欲望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作为主体性的欲望中,快感和欲望的关系,并最终在心灵不可测的深度之中,呈现以德兹为代表的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所描绘的生命图景。

  • 标签: 欲望 褶皱 快感
  • 简介: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出发,可以为阐释20世纪以来历史意识的思想变迁提供一种路径。赫努力将感性叙事和理性分析结合一起,把人类历史意识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表现出明确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关怀。在阐述赫意识思想的特质时,应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经由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三者各自的理论特色脱颖而出,赫对马克思的误解和批评也能得到有力的回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把握历史理性的同时,始终关注感性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

  • 标签: 历史意识 赫勒 马克思 卢卡奇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视觉无疑是绘画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要对其进行深入理解,首先应区分视觉与视见之间的异同,从而将视觉自身的纯粹性作为一个首要出发点。此种纯粹性,既指向着一种原初的生成结构,又似乎必须在与其他的异质性序列(尤其是言语)之间的开放关联中获得呈现。德兹抒写的光之诗学,以及福柯对临床目视的洞察,都启示出可贵的线索。在中国古代画论和画作之中,同样存在着"观"与"言"这个基本问题,而如恽寿平这样的独到画家则尝试着种种打开二者的"知识"—"积层"的实验和实践。

  • 标签: 视觉 积层
  • 简介:维纳斯的时间概念中,存在“作为历史的过去”与“作为谜的过去”。正是在对后一种过去的“忘不了”之中,维纳斯经由踪迹与见证,阐发出一种对他者的无限、超越责任。同时,也正是在“作为谜的过去”及其踪迹中,维纳斯通过“记不住”与遗忘,讨论了宽恕的可能。这种宽恕的可能实际上在维纳斯那里被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样式,而本真和现实的宽恕都是奠基在“作为谜的过去”中,奠基在责任基础上的。

  • 标签: 过去 踪迹 见证 责任 宽恕
  • 简介:一、晚近"复古"思潮及其两种进路晚近十年,中国思想学术界,被一种复古思潮所包裹。本土的"国学"和西方的"古典思想",都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这股新千年以来的复古思潮并非凭空而降,它的迅猛兴起。有着思想史脉络中的独特契机。

  • 标签: 古典 德勒兹 复古思潮 主义 激活 中国思想
  • 简介: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现代美学,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美学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成为一种普遍哲学,并根据自身的体系推论出来的普遍意识形态和普遍理论的偏爱来评价和阐释'审美领域'、'审美'、'客观化的美'以及在这个框架之内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美学是必要的和不可改革的。赫在总体上肯定现代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可否定的地位,同时也认识到,美学本身又存在难以根除的悖论:赫认为,现代美学的合法性基于一种价值'共通感';然而以'共通感'作为基础的美学却受到质疑——现代社会的'共通感'属于历史哲学范畴,是前设的,不具有绝对普遍性,它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也是变动不居的。赫承认这是产生美学自身悖论的根源,是不可消除的,但它也不成为取消美学的理由。

  • 标签: 阿格妮丝·赫勒 现代美学 历史哲学美学 共通感 合法性
  • 简介:胡塞尔以近似于数学坐标系上线性变化的直线来表征的内时间图式不能充分展示内时间的多样性,其静态性和秩序性遭到德兹的批判,主要原因在于那些直线受外在统一的坐标框架的限制。数学中流形论或微分几何是脱离统一的外在框架处理多元性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微分动力学演化模式被德兹拿来探讨多元性观念的演化,作为多元性观念的时间应该显示一种游牧的不可预期的生成性特征。由于胡塞尔的内时间描述中最为重要的滞留迭代模式可与混沌理论中的“虫口模型”相类比,所以展示内时间生成特征的最佳形式是混沌理论中的分形图形。

  • 标签: 内时间 多样性 游牧
  • 简介:兹思考的伦理学不同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伦理学。西方近代伦理学(如康德)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价值判断或者道德律令——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使自己的行动遵守于规范。而德兹反复坚称他的伦理学是基于"生存论"/"实存论"的,这种伦理学不是规范伦理学,也不是描述伦理学,因为,后二者都关系到伦理规范,而德兹的伦理学朝向的是一种"内在性生存模式"的伦理,德兹对伦理学与道德的区分也是奠基于这一"内在性生存模式"。同时,也正是因为"内在性生存模式",德兹的伦理学是"内在性生存模式的表型学",它代替了总是将存在归于先验的诸价值的道德,据此,这种关切到"内在性生存模式"的伦理学,它根植的论域不再是意识层面上的先验的神圣的道德律,相反,它关注的是个体身体被影响的能力、力量,等等。

  • 标签: 德勒兹 伦理 道德 内在性 身体
  • 简介:2015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尹庆红博士在英国切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和切斯特大学校长惠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他们围绕缇姆·惠教授的教育背景、英国的心理学美学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以及审美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心理学美学 交流 文化传统 审美教育
  • 简介: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兹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生发到成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在其从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纯哲学概念体系,转向实践层面的政治哲学思想。这一政治哲学转向建立在他对马克思理论的解构和建构基础之上,呈现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相一致的特点。

  • 标签: 马克思 吉尔·德勒兹 哲学思想转向 政治哲学
  • 简介:维纳斯的哲学规划中,繁衍为主体打开了一种开放性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中,自我通过父道和孝道.让自身在亲子关系中成为面对他者的伦理主体。维纳斯对亲子关系的这种论述与儒家的慈孝存在共通之处.且能为儒家的亲子观念给出某种合理性证明。不过,由于维纳斯将亲子关系的重心放在为他人的伦理责任之上.他的父道和孝道观念又能为儒家的亲子伦理提供一些另类的补充说明。

  • 标签: 父道 孝道 繁衍
  • 简介:在晚期作品《唯心论与实在论》中,对狄尔泰关于"实在性"的讨论给出深刻回应,二者共同辩护了通过"反阻经验"(Widerstandserfahrung)来解释外部世界实在性的理论道路。不同于狄尔泰对属于人的意识经验的非直接的"反阻经验"的专注,舍把对实在性的讨论推进到存在论的论域,辩护狄尔泰拒绝的直接的"反阻经验"。作为对来自生命中心的冲动的反阻,"直接的反阻经验"是"实在"(Realsein)的根本。在舍看来,"实在"不只关涉到外部世界的实在,而是关于所有可能的存在领域的实在,是人的全部经验的根本性纬度。舍发展出来的这一理论,不但不是海德格尔所批评的对象性的在手经验的理论变形,而且还能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形成某种竞争关系。

  • 标签: 实在 反阻 感觉 生命